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售票处旁设有医疗救助站。从景区深处到医疗救助站,坐车至少需要30分钟,景区里设有救护点,但是景区大,救治起来不方便。”
记者:“医疗救助站都配备了哪些医疗设施?有无明显标记?”
工作人员:“在进入景区的重要路口都有医疗救助站标记。在医疗救助站,摔伤、烫伤等一些外伤都可以救治,但重病必须送往距离景区180公里外的布尔津县国民医院。”
随后,记者就同样问题拨打了新疆天池景区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中心设有一个卫生所,路口设立了标记。如果游客病情严重,只能送到几十公里外的阜康市国民医院。”
一些长期带团的导游建议,景区内应设置专业医疗机构,并在景区唆使牌上和重要岔路口设置明显标记提示游客。
新疆自治区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景区没有配置大型医疗中心,是因为这些景区离市区或乡镇比较近,景区和当地城市、乡镇大型医院签订了医疗救助协议。一旦游客在景区产生意外,协议医院会派救护车救助。
“旅游景区的医疗救助机构必须有明显标记。只要是A级景区,在进入景区之前,景区的标识牌上都会注明医疗机构的地位。但有些景区范围小,医疗设施配置跟不上,还有一些景区属于原生态景区,医疗救助条件有限。自治区旅游局正采用多种措施扶持景区医疗机构逐步走向正规。”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吴亚东本报通信员童文艳马红平马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