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小鑫患有白血病。6月末,父亲将其放在北京儿童医院后离去。其母闻讯从贵州赶到北京。小鑫现入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本报多次报道)。昨日,医院确诊小鑫为高危患儿,将化疗4周,随后筹备骨髓移植。目前,一家基金会为其筹到善款近4万。
小鑫或面临骨髓移植
昨日,北大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卢新天及小鑫的主治医师赵卫红介绍,小鑫的化验成果确诊其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0%以上的非高危患儿通过化疗能够治愈,但小鑫此前就诊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相干报告显示,其白细胞数高达35万,据此判定小鑫为高危患儿,在化疗之外要考虑骨髓移植。
卢新天说,将在两三天后对小鑫进行化疗,第一疗程(约4周)完成后,将组织配型,为骨髓移植做筹备。4至5个疗程后,如果找到合适的配型,可做骨髓移植。
“小鑫目前的精力状态不错,食欲也好。”主治医师赵卫红说。
据赵卫红介绍,小鑫入院时一直处于低烧状态,贫血严重。入院后低烧已得到缓解。
一热情人送千元流泪离去
卢新天说,小鑫的治疗如果顺利,需要10万元左右。一旦治疗过程中呈现沾染,必须用最好的抗生素,费用会增加。“都是好心人捐的钱,医院不会乱花。”卢新天说。
卢新天说,若找到合适的配型,进行骨髓移植还需要几十万。
昨日上午10时,一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女士来到医院,给小鑫的妈妈留下1000元。记者见到这位女士时,她正走出病房,双眼通红,用手背擦去眼泪:“孩子太可怜了,我也只是工薪阶层,拿不出更多钱,盼望孩子能好起来。”
押金用完基金会筹款续交
小鑫入院时,北京华育助学基金会为其垫付5000元住院押金,并为小鑫进行募捐。该基金会项目二部履行主任李娟说,截至昨日下午,基金会共接到60余个电话,收到捐款共计37000多元。
前日,5000元住院押金就已用罄。昨日,该基金会用1万元捐款给小鑫续交了住院押金。
最近,多位热情市民到医院探望小鑫。北大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长马岳红说,很感谢爱心人士对小鑫的帮助,但化疗开端后,患儿的白细胞会急剧下降,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呈现沾染,而且病房里还有其他患儿。马岳红提示,爱心人士尽量不要直接进入病房探视孩子。(姚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