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安保副院长是否会偏袒医院的质疑,许东阳说医院并不给安保副院长发工资,而且医院有自己一套处理医患抵触的程序,“医院会一如既往严格按照法律处理纠纷。”
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民警表现,他对大众质疑“安保副院长”的公平性十分懂得,“虽然医院并不发工资,但‘安保副院长’这一称呼就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警察是公平的第三方,任何有偏向性的行动都不合适。”
职责与医院警务工作站雷同
安保副院长办公室设在医院警务室,与民警轮班
早在2006年,沈阳市率先在18家局属单位中建立了“警务工作站”。2008年,范畴进一步扩大,一附院也成为其中之一。
一位安保副院长告诉记者,安保副院长与民警“平时给医院做的工作差不多,就是抓贼,保持治安啥的,当这个副院长没什么变更。”对照安保副院长的工作职责和警务工作站的工作职责可发明,二者几乎是重合的。
据沈阳当地媒体报道,安保副院长的工作将基于警务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安保副院长的办公室在警务室内,安保副院长和民警轮班,将本来正常工作时间延伸到24小时有专人执勤,以时刻处理医院治安问题,并领导医院进行安保工作。这些都是警务工作站的工作范畴,并张贴在每家警务工作站的墙壁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辽沈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一附院全年门诊200多万人,每天的流动人口就有一两万人。许东阳说,“来往人员频繁,治安环境复杂。”
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内保警务工作站就设立在医院急诊大厅的旁边,2008年设立,三名派驻民警都是从附近的中华派出所和园路派出所调到这里的。人员配置由和平分局统一安排。
一附院警务工作站还要担负起医院内部产生的一切需要形成法律文书的案件。其中,断定无名逝世者的身份、处理患者间纠纷和偷盗案件是最常见工作。
一附院负责安保工作的王波对警务工作站的工作评价很高,“去年110出警近千次,速度非常快。”
“警力下沉到基层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警务工作站民警滕浩说,“这样出警更快,民警也更熟悉基层情况。”
警务工作站难摆平“医闹”
对医疗纠纷通常和谐劝解,几乎不采用刑拘等强迫措施
许东阳说,医疗纠纷和医患抵触是每一家医院面临的问题。病人家属的过激行动和“医闹”十分影响医院的工作,“闹一次,不只是一个科室,甚至一栋楼都受影响。”
王波介绍,在处理医患纠纷上,警务工作站为医院减轻了很大压力。“警察是第三方,他们出面和谐的话,患者家属更愿意接收。而且,警务工作站在医院内部,出警快,在纠纷还没闹大的时候就解决了。”
滕浩处理得最快的一次医患抵触只花了不到5分钟。去年,一位病人在呼吸科因药物过敏逝世,家属和医护人员争执起来,接警后滕浩迅速赶到病房。见到警察后,患者家属主动提出做尸检,走法律程序。院方批准后,纠纷化解。
“很多患者家属一开端会认为自己是弱势方,但见到警察后,会感到自己的权益有保障了,因此更愿意理性沟通。”滕浩说。
不过,滕浩说,对于一些固执的家属和不讲理的“医闹”,民警们也经常“束手无策”,因为警务工作站对于医疗纠纷基础都是和谐劝解的方法,几乎不会采用刑事拘留这类强迫措施。
2009年,一位病人逝世后,家属将尸体停在住院部一楼大厅。在劝解了一天未果后,民警将尸体强行送往殡仪馆。但病人家属随后又将尸体以做尸检名义骗出,再次送到医院。尽管如此,公安分局仍未批准对闹事的家属进行刑事拘留。民警们只有再次强迫将尸体送回殡仪馆,并派人轮番值班,防止家属再将尸体运回。
“刑事拘留对一些‘医闹’很有效,但有时会激化抵触,引起群体性事件,所以局里一般不会批准。这就请求工作站的民警做大批劝解工作,碰到不讲理的家属和医闹,我们都累得掉层皮”,滕浩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