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5日,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应用卫生标准。北京食品办表现,正在密切关注此事。据懂得,上述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
每当一件食品安全事件出来,商家总会最先打出安全牌,声称对花费者健康无害,可实际有没有害呢,商家基本没有才能和权威来对此负责。就这起麦当劳“麦乐鸡门”而言,这些分辨含有橡胶化学成分和石油成分的物质,对花费者毕竟有无健康侵害,还是第二层次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化学物质毕竟能否添加进入食品?
有美食专家指出,鸡块中必须含有这种化学物质,才干保持形状和口感。可是如果事先将此告诉花费者,让花费者在可能的健康侵害和麦乐鸡的形状与口感之间做出选择,我想花费者会毫不迟疑地放弃麦乐鸡,因为现在毕竟不是食品缺乏的年代,还犯不着为了一块麦乐鸡的形状与口感,而非得去冒要挟健康的潜在风险。因此,“保持形状和口感”也好,“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也罢,只要是在花费者毫不知情的隐瞒状态下添加,就基本不能成其为说明的理由。
据悉,将化工产品当做食品添加剂,应经过申报检验才干被批准。那么,在麦乐鸡中添加这些物质,首先就不是超不超标的问题,而应当是有否经过申报的问题。更何况,在英国,却并未检测出这两种成分,商家说明为“制作方法不同”。可是,既然有能够很好把持化学成分残留的措施,麦当劳就该去主动转变制作工艺。
由于检测数据的缺失,我们暂且无法得知国内的麦乐鸡是否含有这两种物质。不过,根据麦当劳中国公司“麦乐鸡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完整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应用卫生标准”的回应推断,显然应当同样存在。最为遗憾的是,正如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皆不是质监部门主动检测得出的那样,从美国“进口”而来的“麦乐鸡门”,再次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
换言之,这些化学物质,麦当劳即使肆无忌惮地应用也没有关系,因为监管部门基本就不会去检测这个。这个时候,急切需要食品安全质量检测部门及时予以跟进调查,并对诸如“添加这些化学物质是否合法”、“含量是否超标”、“对人体有无迫害”等问题早日给出权威说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