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管病人 戒烟胜过吃药
多数人都已经知道,吸烟会让自己有个黑乎乎的肺,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血管,也在烟草的作用下一天天变硬。曾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30%的人知道吸烟和血汗管疾病的关系。事实上,医学界在1964年首先发明了吸烟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就在19年后,1983年又明白了吸烟与血汗管疾病的关系。
吸烟对心脑血管造成的迫害有以下几点:第一,吸烟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第二,吸烟使心、脑、肾等全身器官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第三,吸烟还会诱发猝逝世。冠心病患者因吸烟产生猝逝世的最重要原因是,烟草中的某种物质引发了心室颤动。第四,吸烟引起脑血管硬化,损伤脑细胞、侵害记忆力及精力混乱。
由于种种不良影响,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3—4倍,心肌梗逝世增加20%,逝世亡率多于不吸烟者,脑出血及脑梗逝世是不吸烟者的3.75倍和3.73倍。曾有人说,血汗管病人吸烟,等同于追逐逝世亡。
冠心病患者如果戒烟,逝世亡率可以下降36%;服用他汀等药物下降胆固醇,逝世亡率下降29%;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类药物,逝世亡率则下降23%。比较起来,如果冠心病人想下降逝世亡率,戒烟带来的益处最大。此外,戒烟还能帮血汗管患者省钱,国外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表明,相对于在把持血压、血糖和血脂上的花费,戒烟是最经济的干涉手段。(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高和)
医生当为戒烟先锋
“吸烟百害无一利”,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目前已有充分证据显示:吸烟会导致癌症、血汗管疾病、肺部疾病,如果生育期女性吸烟,会造成胎儿出生体重过低和猝逝世的危险;成年男性吸烟会导致勃起功效障碍。此外,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手术后伤口愈合差、糖尿病、寿命缩短等,也都与吸烟有关。在血汗管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中,吸烟仅次于高龄,排第二位。随着年纪增加带来的机体老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吸烟,却是完整能够避免的。
上面这些道理绝大多数医生都知道,但我们做得并不好。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血汗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的“中国医生血汗管风险评估”显示,中国医生,尤其是男医生的吸烟率仍很高,在全部参与调查的医生中,56%的男医生抽烟;在血汗管科男医生中,近1/3的人抽烟。在老百姓眼中,医生是最懂得健康知识的人,医生的行动就是老百姓的榜样,如果医生都“吞云吐雾”,老百姓就更不把戒烟当回事了。而且,如果医生当着患者的面吸烟,就是做了一个负面榜样,相当于给烟草公司做了个很有影响力的、推动吸烟的广告。
香港的医生从不当众抽烟,他们感到“要是让患者知道我吸烟,太没面子了”,所以香港个别吸烟的医生,吸烟时要躲在屋子里面,吸完烟还要去喝两三杯咖啡掩饰烟味,怕丢人。可内地的医生呢,现在有些血汗管科的科主任还当众吸烟。我们过去讲“八荣八耻”,我认为可以再加上一条,医生要“以不吸烟为荣,以吸烟为耻”。所以,我们请求各个医院的血汗管科主任带头戒烟和控烟,不仅自己戒烟,还要争创“无烟科室”。
如果医生能带头戒烟,不仅对患者是个正面影响,会推动患者戒烟,而且医生对推动患者戒烟的态度和力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医生自己都抽烟,他确定不会主动去劝患者戒烟,即使劝告,也没有力量,因为他没有建立很好的榜样。举个例子,杭州一位心脏科的主任,本来自己也抽烟,跟患者谈戒烟时很没底气,说“你少抽点吧?”当自己戒烟成功后,再和患者谈时,态度非常坚决,“你必需要戒烟!”不仅变了态度,他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跟患者谈戒烟。后来,他还发动全科室的医生戒烟,推动创立了“无烟科室”和“无烟医院”。
国外有许多医生戒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英国医生曾在自己身上做了一项长达40年的研究显示,吸烟者的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短10年,于是,英国医生带头戒烟,后果如何呢?1948年,68%的英国男性医生吸烟,到了1988年,英国男医生吸烟率降到10%,如今已经降到5%以下。在医生的带动下,英国政府相继出台戒烟的法规政策、媒体大力宣传戒烟的迫害、大众纷纷开端戒烟,由此,英国男性、女性的吸烟率都大幅度降落。美国心脏病协会经过30年努力,现在美国血汗管科医生的吸烟率为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