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肠癌新发病人正以每10年翻一倍的速率递增,每年逝世于大肠癌者约有10万之众。目前大肠癌列我国各类肿瘤发病的第三位、逝世亡的第四位,且均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尽管大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但2000年起,那里的逝世亡率却开端明显降落;二是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以2006年的统计,全年共产生大肠癌病例6125人,发病率居肿瘤第一位,逝世亡率则为0.49,明显好于全国水准。
“在我国,每10个大肠癌病人中有6人会逝世亡;在上海,有5人逝世亡;而在美国,逝世亡的只有3人左右。我特别还要强调一句:中国大肠癌患者的逝世亡率目前高于全球平均程度。”近日在由卫生部疾控局、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传递盼望——抗击大肠癌”运动启动仪式上,著名大肠癌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张苏展教授面对采访时可谓言辞切切。
“规范”治疗 病人受益
造成这种“差距”的要害何在?张苏展教授在作具体分析后认为,在全国范畴内,大肠癌规范化手术的比例低于三分之一(甚至低于五分之一),大肠癌手术后规范化帮助化疗的比例低于二分之一,大肠癌病人术后获得规范化随访的比例低于五分之一,晚期大肠癌规范化治疗的比例低于二分之一,如此等等,诸多的“不规范”汇集拢来,直接导致了同样的病情却不能得到同样良好疗效的成果。
这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指出,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循证医学给出的愈来愈多的临床证据,关于大肠癌的诊断分期、手术方法、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已经有了愈来愈多为业内所共鸣的“准则”与“规范”,并且让病人从中真正获益。比如手术后的规范化帮助化疗,就能够明白进步大肠癌病人的生存率。再比如若对晚期大肠癌病人实行规范化的综合性治疗,即使有产生肺部或肝脏转移者,现在也有机会让一半以上的人存活两年以上,而不是先前的3个月至半年。
正确诊治 更需“专业”
记者:普通体检中通常有“肛门指检”项目,是否可看作是肠癌初查的一种方法?或者干脆接收肠镜检查?
张教授:中国人的肠癌有从“低位”向“高位”发展的迹象,也就是说眼下大多数肠癌为产生在肠子高位段的结肠癌,只有一小部分是指检能够摸到直肠癌。“从筛查大肠癌的角度,我们不主意用指检方法,倒是建议先做简便易行的大便隐血检查更有针对性。一旦有疑问,立即再用肠镜作进一步诊断,因为它毕竟有必定创伤和苦楚。”
记者:如果一名明白诊断的肠癌病人不想只依“一面之辞”就匆匆促决定如何治疗,却又在外科、内科、放疗科医生处听到了“多面之辞”,该怎么办?
张教授:如果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医生给出一样的治疗建议,可以遵守:如果同一医院的不同科给出完整不一样的治疗建议,就必定换一家有更好资质、更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因为这至少阐明这家医院与正在全国大力推动的、规范化的大肠癌综合治疗请求尚有距离。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上个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为牵头单位,率先组织全国26家医院开启了一个大型大肠癌登记随访项目,将系统登记患者从初诊、手术、术后治疗、随访等各阶段的诊疗信息,配合临床定期随访,给予患者必定的领导看法,进步其对诊治的配合度,以进一步进步大肠癌的规范化诊疗程度。在更多的一线大医院,一种由包含外科、化疗、放疗、病理、影像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严格按照病情分期为患者供给规范医疗的大肠癌综合诊疗中心,已经开端运行。一切都值得等待。首席记者 施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