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很多市民选择到超市购置熟食回家直接食用,可这些食品的卫生状态却被疏忽。近日,市民张女士反应:超市一些熟食没有纱窗遮盖,卫生状态堪忧,而记者也在采访时发明,不少超市自制的凉菜和卤菜在敞开销售,卫生状态不容乐观。
统一标签生产不知出处
记者访问合肥多家超市时发明,盛放熟食的玻璃摆设柜是完整开放的,没有任何网罩或防尘罩。在一家超市里,虽然熟食柜简略安置了帘子,但都卷挂起来,形同虚设。“这些食物敞放,也不加个罩子,这样细菌不都会掉在上面?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卖的。”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熟食敞开卖,记者发明熟食上的产品标识也极不规范。除了商品名称和条形码外,大多没有关于产品德量的阐明。还有一些腌卤、凉拌菜等食品只是在称量之后被贴上价格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都没有标签。在宿松路上的一超市熟食柜台中放有十几种熟食产品,但只有少部分食品上标明了产品的名称,如“豆干”只有统一贴的生产日期,并没有配料表,记者问能存放几天时,销售人员迟疑地说,大概两三天吧。“从这些食品的标签上,基本看不出这些熟食的厂家和起源。 ”一位选购熟食的女士告诉记者,对熟食的质量只能凭外观及个人经验来断定。
熟食敞开卖市民随便翻
在超市食品自选区,部分食品没有任何的隔离措施,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动也是造成食品污染的另一诱因。
采访中记者发明,各种卤肉、卤鸭、炸鸡、凤爪等被放在玻璃柜里,无任何遮盖,顾客可以随便凑近去看。记者看到,有些顾客还不时地用夹子对柜里的熟食翻动一下,或夹起来闻一闻,而一旁的服务员只负责称重,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
据悉,《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请求: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白唆使牌告诉花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采访中,多数超市工作人员对此规定并不明白,认为凉菜售卖期只要不超过一天就好。
在此,卫生防疫部门相干工作人员提示宽大市民,市民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标签标注齐全的食品。熟肉制品购置回家后,最好进行再加工,蒸、煮都能达到杀菌的目标。 (李泽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