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曾利明)进入7月北京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北京儿童医院每天门诊手足口病患儿超过400例。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称,引发疾病病毒种类呈多样化,疫情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为此,北京儿童医院中医专家燕润菊今天提出建议:应用中成药进行防治。
燕教授在此间举办的临床经验介绍会上称,目前内地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沾染,多产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纪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沾染者均为沾染源,重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道路传播;目前西医尚无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她流露,中医药治疗该病多年积累了可贵经验,临床应用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推荐的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首选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取得较好的防治后果。由山东医科大学与扬子江药业团体共同研制的该药重要成分包含 板蓝根、黄芩、黄柏、胖大海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功效,能有效阻断病毒复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口服剂型特别合适儿童患者而受到家长欢迎。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通报显示:上周北京又有1名患儿因手足口病逝世亡,逝世亡病例在近一个月内持续增加,全市今年手足口病逝世亡已达13例。截至到今年7月18日,全市共有手足口病病例32047例,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11.49%,其中重症病例373例。(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