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09年2月以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实训楼基建的过程中,发明了大范围的西周洛邑祭祀遗址。
该遗址西距瀍河约1000米,西北距北窑西周墓地及西周铸铜遗址约4000米。目前,考古发掘总面积为1440平方米,工地共发明西周灰坑90座(其中37座为祭祀坑)、沟1条、墓葬20座和唐代灰坑73座。
6月6日至7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专家齐聚洛阳,对本次考古发掘工作进行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发明的西周祭祀遗址是目前发明范围最大、保存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合,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明。本次发明为深入研究西周东都成周的历史地位、城市布局等供给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介绍,此次发掘使备受关注的西周东都成周(洛邑)的城址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断定。这也预示着,洛阳将拥有“六大都城遗址”。
:洛阳被称为13朝古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在洛阳建立。之后,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王朝在此建都,洛阳的建都历史长达152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掘出10余座古城遗址,其中的二里头夏朝都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被誉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