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事发哪家工地
王兴蕾告诉记者,在抢救这几名“疑似建筑工人”时,医院的体温计一度“报废”。
“体温计最高能测到42摄氏度,把它塞进几名患者的腋窝里,红线却直接蹿到顶了。”两天时间里,接连有这么多“疑似建筑工人”中暑,这让王兴蕾很着急,“盼望媒体呼吁一下,气温太高的时候,工地就别让工人干活了,太冒险了!”
记者采访时发明,其他一些医院最终没能抢救过来的中暑患者中,也不乏“疑似建筑工人”。
记者懂得到,早在今年7月初,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就曾发出紧急通知,明白规定凡气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的,各施工工地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30分停工;凡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的,各工地从中午11点到下午3点停工;凡气温达到37摄氏度(含)以上的,各工地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停工。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还曾请求,施工现场必须保证饮品供给。
按照这一规定,7月30日和7月31日两天的气温完整符合限时停工的条件,却为何还不断有“疑似建筑工人”在停工时段中暑?如果这几名不幸因中暑而逝世亡者的“疑似建筑工人”身份可得到断定,那他们又是哪个工地的?是谁不顾禁令冒险开工,将他们驱离这个世界?
记者注意到,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逝世亡的这4名“疑似建筑工人”的病历中,所在单位一栏均填写为“无”。记者发明,仍有几名“疑似建筑工人”因中暑在医院接收救治,但意识不清的他们无法答复记者的问题,他们身边的陪护者也不肯流露任何信息。(济南时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