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暑职工还可以享受停工留薪等待遇。停工留薪期就是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收工伤医疗的时间段。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和福利待遇等都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中暑治疗费用、工资等,职工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建议 室外作业应避开气温最高时间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内科张大夫说,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呈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炽热、体温升高级。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呈现大批出汗、血压降落、晕厥、肌肉痉挛,甚至产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另外,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省卫生厅监督处专家也做了详细介绍:室外作业的劳动者应避开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中午)作业。工作场合备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经常在高温下作业的人,还应当保证充分的睡眠,食物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发明有严重高血压病、慢性肾炎、运动性消化性溃疡、未把持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等高温作业禁忌症者,应调离高温作业岗位。
防暑小贴士
卫生部发布高温中暑预防十要点
针对近来的高温气象,卫生部日前发布了高温中暑预防的十要点,具体如下:
1.大批饮水。在高温气象,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感到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尽量在室内运动。如条件容许,应开启空调。如家中未安装空调,则可以借助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合避暑。应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 (90华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干疾病的产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6.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应用遮阳伞。
7.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运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8.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锤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锤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9.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10.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力疾病以及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产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气象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呈现中暑征兆。(杨帆 王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