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徐匡迪有着类似的人生轨迹,都是院士市长。此次,他接替徐匡迪担负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武汉的日子
记者 郑欣荣
新华社发布消息说,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昨日发布了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经过院士大会选举,周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偶合的是,周济和他的前任徐匡迪有着似乎类似的人生轨迹:徐匡迪是中国第一个院士市长,他在上海当过市长;周济是第二个院士市长,他在武汉当过市长。这次,周济接替徐匡迪担负了中国工程院院长。
2001年的最后一天
2001年12月29日,55岁的周济从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任上,调任武汉市委副书记。
两天后,即2001年最后一天,武汉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任命周济为市国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在历任武汉市长中,周济发明了两个“最”:学术称号最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期最短——118天。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在武汉市工作的时间会如此之短。
首抓“绿色武汉”建设
2002年元旦,刚上任的周济在市长办公室会见市园林局负责人,听取有关武汉绿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1月4日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周济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市园林局的专家恳谈“绿色武汉”建设。恳谈会上,周济提出: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构筑“城在林中”的景观格式,实现绿化造林的超惯例发展,使武汉城市面貌实现历史性转变。
周济将“绿色武汉”建设当作他的第一个抓手。
周济主持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重要议题就是敲定“绿色武汉-城在林中”举动打算:全市持续数载,每年至少植树800万棵。他表现,武汉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合适种树,要种就种出国内外先进程度。
1月9日,全市绿化造林发动大会召开。时任市委书记罗清泉和周济共同出席大会讲话发动,发布全面启动“绿色武汉”建设,年内将安排100万棵树木扎根市区,建240万平方米绿地,城郊人工造林2000万棵。
本报记者刘功虎当时负责报道“绿色武汉”建设消息。昨日,他回想说,周济抓绿化说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入:“人是一白遮百丑,城是一绿遮百丑。”
树木树人数企业
2002年1月14日,在市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周济当选武汉市长。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第十三任市长。
当选后,周济接收本报记者杨于泽专访。他说:“做市长就是为党和国民干实事。我必定尽心努力、尽职尽责,为实现武汉市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周济除了抓“绿化武汉”,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动“科教兴市”。作为院士和前任省科技厅厅长、前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这方面他有独到的见解。
1月18日,他到光谷调研。2月5日,他听取18位在汉两院院士对“科教兴市”的建言。随后,他召集市政府咨询委员会会议,广泛征求对武汉发展建设的看法。
2月26日,周济接收香港媒体驻汉记者集体采访时,论述了治市方略:树木树人数企业。他提出,今后5年要着力进步武汉城市经济实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系统。
调京出任教导部部长
3月20日至30日,周济率武汉市代表团赴美招商。曾在美国留学的周济,用流畅的英语向美国企业家介绍武汉的发展远景,邀请他们来汉投资。
在美期间,周济这位院士市长受到当地华人和中国留学生热烈追捧。从周济出任武汉市长这件事上,他们看到国内对知识分子的器重和对留学人员的信任。
周济的工作很快就变动了。4月18日,在全市党员负责干部大会上,省委组织部部长发布,周济不再担负武汉市委副书记,将调京工作。周济在会上说:“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安静。一是很舍不得;二是十分抱歉;三是真挚感谢。遗憾的是(任市长)时间太短暂,做的事还不多,贡献还太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