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胡长幸
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导改革和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正式发布(以下简称《纲领》),引发社会热议。
本期,记者特就《纲领》中所涉及的三大热门话题,连线武汉教导界相干人士,听听他们的见解。
中职教导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纲领》提出,逐步履行中等职业教导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艰苦学生赞助政策。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邓校长认为,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导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当经济发展到必定阶段时,工业化过程提速,需要中职教导供给大批优良的一线技巧型人才。其次,也是实现教导公平的有效道路。中低收入人群,可借中职教导免费制度,加强经济才能,进步社会地位。最后,中国要从人口大国向人力强国转变,只靠高级教导还不够,中职教导系统不可缺乏。
邓校长表现,履行中职教导免费制度,实际上是进步了中职教导的吸引力。中职学校应借这次《纲领》的利好,提升办学程度,调剂招生门槛,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民办教导可以遏制“择校风”
《纲领》提出,为遏止任务教导阶段“择校风”,要“发展民办教导,供给选择机会”。
武汉情智学校徐校长认为,鼓励民办教导是为了转变一些“假民办”学校所助长的“择校风”。
他说,“假民办”学校一般都打着民办牌,但事实上不是独立举办,而是和公办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以获得高收费的合法化(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民办学校可根据办学成本收费)。当部分公办学校教导资源中的精华部分流向“假民办”学校后,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只好花高价参与到“择校”的潮流中去。
徐校长表现,当“发展民办教导,供给选择机会”的政策落地后,民办学校应借势加速发展,通过特点办学形成自己的优势(如情商教导),以满足差别化、多元化的教导需求。
面向市场培养利用型人才
《纲领》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强化人才提拔应用中对实践才能的考核,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寻求学历的偏向。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李院长表现,目前的人才供需状态,已呈现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的为难: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新《纲领》的提出意义深远,既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不足之处的改正,又指明了非研究型高校的自身发展方向。
李院长介绍,目前已有高校展开“利用型”办学的实践,例如将学历、技巧“双证”教导引入课堂,将岗位实践引进课堂等等。高校有必要在人才培养高低工夫,断定合适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加强实践教学,面向市场的变更培养实际操作才能强的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