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家住白云区太和镇龙归南大门商住城的徐老伯结束了呼吸,享年84岁。
如果,小区大门没有被人为倾注的泥土封堵,救护车能迅速开进小区及时救治,他或许更长寿。可是没有如果,该小区开发商与附近夏良村村民之间的经济纠纷,让小区住户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
8月2日,记者见到了徐老伯的儿子徐先生,他仍处于丧父之痛中。一天前,他刚刚料理完徐老伯的后事。看着小区门前余泥依旧,讲起老父两次病重送院的经历,他不禁又悲又愤。
首次倒泥,老人遇险
徐先生告诉记者,7月11日,有几辆汽车开到他们小区的大门前,倒下十几立方余泥。一米多高的余泥将大门挡得严严实实,车辆基本无法进出小区,从外边回来的车辆被迫停在门外的广从路上。
7月21日,天下着雨。徐先生的父亲徐老伯突然发病,要送往医院救治。“人是坐进了车里,可车子开不出被余泥封逝世的小区大门。”徐先生心急如焚,马上拨通120。救护车来了也没辙,因为爬不过像山一样的泥堆。人命关天啊,徐先生又赶紧向左邻右里求救,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徐老伯抬出大门,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幸亏抢救及时,徐老伯总算脱离了危险。
事后,徐先生非常气愤,打电话报警,可得到的答复是———“这是开发商与村民之间的经济纠纷,我们管不着”。
再次倒泥,老人逝世
事情越来越糟糕。7月25日晚,又有两辆车把余泥倒在小区门口,把住户刚在本来泥堆上开出来的路封逝世。7月31日上午11时许,徐老伯又突然发病。当时身在外地的徐先生得到消息,马上电话接洽龙归华侨医院,叫救护车去抢救父亲。
据徐先生的妻子称,救护车来到小区门口,依然被余泥堆挡在门外,医护人员只能抬着担架和简略的急救工具来到徐家。由于徐老伯发病很重,在经过简略抢救后后果不大。最后,徐老伯被放到担架上,几个人帮忙抬着才爬过小区门口的余泥堆,抬上救护车直奔医院。很惋惜,这一回,老人没能挺过去。
医院开具的逝世亡医学证明书上写着:“导致逝世亡的直接病因:呼吸循环衰竭,由肺部沾染引起;逝世亡地点:家中或赴医院途中。”“救护车里有氧气罩和更好的急救工具,如果救护车能够直接开进小区,父亲或许不会……”徐先生的声音突然硬咽。他告诉记者,他家离龙归华侨医院只有10分钟左右的车程,可那天,这段路足足用了半小时。“医生说,如果父亲能早点送到,或许不会走得那么快……”
徐先生叹了一口吻:“就连出殡那天,灵车都没能开进小区。我们是把棺木抬到家里,然后再抬出来……”
他人纠纷,住户背锅
据称,该小区用地原归太和镇夏良村所有。夏良村村民认为,1996年该小区兴建时,开发商的土地款没有付清,这些年始终没有成果,不得已之下,才选择了运泥封门这一招。开发商则说,并没有拖欠夏良村村民的应用土地补偿费,也不存在任何欠款利息。
“我们真金白银买来的房子,却无辜被卷入开发商与村民的纠纷。我们每个月一分不少地交物管费和水电费,我们与夏良村村民之间又没有抵触,为何受害的却是我们?!”徐先生很是气愤。小区里其他住户也向记者诉苦。住户陈女士说,淤泥堵门给大家出门带来许多不便,多次去找物管处理,但都没成果。在小区内做生意的一位老板称,由于门口被封逝世,外面的人都进不来,生意受到很大影响。
“父亲都走了,我也不想追究什么人的义务。”徐先生说,他只是盼望通过这件事,能引起政府相干部门器重,真正解决这个纠纷,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律师说法
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马晓灵律师认为,即便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确实存在债权纠纷,村民也理应应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维权,如将开发商诉诸法律,通过法院查封其所有的财产以保证债权的实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