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羊城拉开帷幕。8月的广州气象闷热,但数百名青少年的年轻热情和创新豪情却为广州大学城比赛驻地吹来了一股清凉。
在大赛繁忙的日程间隙,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作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导范畴里最有影响力的一项比赛,我们致力让所有有科技创意的孩子站上这个舞台,展现他们的创新精力和智慧,而不是只属于少数孩子的‘宝塔尖’似的比赛。”李晓亮坚定地说。
由于比赛成果和现行高考政策直接挂钩,获奖选手将获得保送重点高校的资格,这项由中国科协、教导部、科技部等10个省部级单位联合打造的青少年科技赛事因而备受社会关注,每年都会吸引上千万名青少年参加。也正因如此,在每年大赛举办期间也会伴随着一些有关比赛是否公平、评选成果是否真实的声音。
“通过总结每年大赛的经验,我们一直在对大赛的评审规矩进行完善,同时也在学习国际上同类大赛的成功经验,以保证比赛的健康长远发展。”据李晓亮介绍,中国科协办公厅今年特别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管理工作看法》,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评审工作、完善制度规定、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宣传教导等5个方面,对加强盛赛组织管理工作做了明白的规定和请求。
同时,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平,大赛组委会今年也在评审和组织管理工作高低足工夫,主办单位的纪检部门还专门成立了大赛评审监督机构,对大赛的全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
不仅如此,记者还从大赛工作人员那里懂得到,本次大赛采用了专家网上在线独立评审和专家问辩独立评审相联合的模式,将更有利于确保评审的公平公平。组委会也对评委们采用了“高考式”的封闭管理,评委们在比赛前期就统一集中入住了“特别”的驻地,在全部大赛期间他们不能随便离开驻地,也没有任何机会和任何参赛选手接触。“这种‘背靠背’评审模式就是为了让参赛选手、家长和学校领导教师能够对照赛的公平公平放心。”李晓亮说。(国民网广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