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投入医改资金337亿元
-摸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基础医疗保险付费方法,克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在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方面增加1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向城乡居民供给
-开展社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试点,方便群众就医
昨天下午,本市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主持,副市长丁向阳做工作发动报告。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负责人分辨汇报了工作推动情况。根据《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计划》,本市将持续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工作,力争率先完成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全部市民。
张茅在讲话中说,近年来北京市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展,基础医疗保险的笼罩面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程度不断进步,药品供给保障系统不断完善,市民健康程度明显进步。北京市的医改计划着手早、起点高,重要内容紧紧缭绕中央提出的医改重点任务,切实可行。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疗服务资源,许多首都医疗机构承担着服务中央、服务全国的重大任务。北京市医改工作关乎全局,意义重大,必将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是国务院三年医改实行计划的要害之年,盼望北京市把握形势,攻坚克难,全面推动首都医改工作,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保基础、强基层、建机制方面,为全国医改工作的顺利推动施展引领和示范作用。
郭金龙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首都医改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化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宽大国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完善公共服务、增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安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动,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必定请求。
郭金龙请求,从首都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推动首都医改工作中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重点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和医保付费机制改革,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医药卫生系统运行效率的进步,为实现首都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供给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就是要解决北京群众反应最多的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着眼长远,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进实现人人享有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国民群众健康程度进一步进步。三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施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的基础医疗卫生制度,以公平、可及、人人享有为重要目标;市场主导的非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则是以效率优先,旨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四是正确处理好群众得实惠与医务人员受鼓舞之间的关系。让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最重要标准。同时要认识到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体,也是推动医改的主力军。要广泛听取宽大医务人员看法和建议,切实保护好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提倡尊医重卫,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务人员执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