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世界杯将进入淘汰赛阶段,东亚球队日本队和韩国队进入16强。这让中国球迷感叹不已,就在15年前,中国足球和日、韩尚处在同一水准。
上世纪90年代初,日、韩足球开端了崛起之路,过程和他们的工业化过程如出一辙,从模仿学习开端,然后消化接收,最后创新升级。让人无奈的是,在这段并不漫长的时间里,中国足球不进反退。
第一步:
模仿学习,练就扎实基础功
现象:本届世界杯上,日、韩球员都表现出不俗的脚下技巧。在对丹麦队比赛中,日本队的3个进球极为美丽,在打进两个直接任意球的同时,由本田圭佑策划的第3个进攻配合,更堪称本届世界杯最美丽的射门配合之一。
解读:本田圭佑等这拨日本队员娴熟的技巧得益于日本足协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足球振兴打算,当时日本足协提出全面学习巴西足球,从业余队到青年队再到国家队,统一学习巴西足球的技巧作风。在此基础上,日本渐成亚洲“巴西队”,很快从亚洲二流球队跃升为一流球队,并于1998年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韩国足球同样也在此阶段模仿德国、荷兰等欧洲足球作风,强调冲击力,重视力量。
同期声:此时,职业联赛的开展让中国足球风风火火,可在技战术程度上毫无进步,“抢逼围”的风行,更让中国足球讲究技巧的传统渐渐灰飞烟灭。1997年,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再度失利。
第二步:
消化接收,外教带来新思维
现象:本届世界杯虽在非洲举办,但大多非洲球队表现惨淡,此种情况下日韩优良表现更加令人注视。当谈及这一点时,南非队的巴西名帅佩雷拉说:“我感到日本队、韩国队和欧洲球队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有着很高的战术素养,非洲球员虽多在欧洲效率,但非洲队的战术素养广泛不高。”
解读:1998年法国世界杯后,日、韩足球进一步从欧美先进足球潮流中汲取营养,日本队先后聘请特鲁西埃、济科等世界名帅执教,韩国足球则相继请来希丁克、艾德沃卡特和维尔贝克等荷兰教练。此阶段,韩、日足球进步明显,尤其是韩国在希丁克的带领下,技战术程度上升了不只一个档次,在2002年本土进行的世界杯中,甚至打进了四强。正是在这种“西化”的过程中,韩、日足球不断从世界足球潮流中汲取营养,形成较好的技战术素养。
同期声:此刻中国足球也掀起“洋务运动”,先后聘请霍顿、米卢等外籍教练,成果似乎也很光鲜,2002年中国足球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可2002年之后,中国足球并未能遵守足球规律,也未从“洋务运动”中汲取营养,内耗又时有出现,成果一切依旧。
第三步:
创新提档,融入本国足球风
现象: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本届世界杯上,日、韩两队主教练都是来自本国——冈田武史和许丁茂,他们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在前任“洋帅”的基础上,联合本国球员特点对球队进行了改革,晋级16强已证明他们改革的正确。
解读:2006年世界杯,日本、韩国队都未能挺进16强,之后日韩足球开端全新审视自己的足球发展之路,他们也从对欧美足球潮流的顶礼膜拜中走出来,将其和本国足球实际相联合。一个简略的例子是,上届世界杯日本队还敢和巴西队大打对攻战,可现在这支日本队更加重视防守以及团队,他们明白地认识到受制于自身条件,不再完整照搬巴西足球。韩国队同样如此,他们从荷兰足球的“全攻全守”中走出,更加重视防守系统的构建。
同期声:假、赌、黑全面渗入中国足球,“国字号”球队更是有着为数不少的“黑金丑闻”。如此情况下,倒退的中国足球和日、韩足球差距变大,如今中国足球已跌至最低谷,能否反弹尚未可知。
本报记者 朱永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