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许基仁
如何变换角度挑剔中国足球似乎总能找到足够的理由,唯独不能责备其“保守封闭”,因为中国足球始终眼光向外,赶起时兴来世界一流,从聘请施拉普纳学习德国足球到派遣“健力宝”队留学巴西,再到南非世界杯前中国足协确立“西班牙+荷兰”的西甲技巧流作风为“官方路径”,四级国家队统一作风。幸哉!幸哉!中国人几近波折,终于找到了中国足球之路的真理大义。等中国队成了国字号版本的巴萨,灭日本,超韩国,世界杯上岂止只进十六强?
但南非世界杯却跟中国足球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西甲技巧流并非世界杯上的王道,宗主西班牙队也一路踉跄。相反,被我们舍弃的德国足球却以其锐不可当之势傲视绿茵。当德国人豹子扑食般地冲向强盛的阿根廷阵营时,“技巧流”显得如此的苍白和可怜。
当今足球早已过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哪怕是独步天下的“技巧流”也不例外,而更多地比试各队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包含精力、意志、心理、技巧、战术、身材、速度等。哪个队能把这些因素完善地融为一体,升华到较高程度,且自身没有短板、没有软肋,就能制胜于天下。以波多尔斯基、穆勒、施魏因施泰格、厄齐尔、杰·博阿滕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德国球员加上老将克洛泽等在继承和张扬了德国足球永不言输、团队拼搏、心理稳固、身材强健等传统特点之余,个人技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终练就了一支没有命门逝世穴的德国队,在南非直奔大力神杯。
西甲技巧流确实不错,巴塞罗那也确实强盛,但光有技巧流是远远不够的。巴西、意大利、阿根廷、葡萄牙、法国,论个人技巧,哪个输给“西甲技巧流”?但巴西毁于心理溃败,意大利苦于人才断档,阿根廷输在防线衰弱,葡萄牙败在各自为战,而法国则亡于将帅不和、自家内耗、毫无斗志。当精力、意志、心理溃败时,技巧永远只能是一个摆设。
而德国队每次世界杯都能比人们预想的要走得远,倚仗的就是坚强意志、团队配合、拼搏精力和稳固的心理素质。德国队业已证明:这些因素虽然比起花哨的“技巧流”看起来要虚空,但却是更为重要的制胜法器,也是一支球队的灵魂和脊梁。
中国足球缺乏的就是这种灵魂和脊梁!施拉普纳当初一眼看穿中国足球的“软骨病”,提出了“豹子精力”。这位可怜而可敬的德国老人在被中国足球抛弃多年后,至今还在呼吁“中国足球要重拾‘豹子精力’”,值得我们沉思。
足球作风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和个性的归类,中国足球学“西甲技巧流”本意虽好,能否学到家尚存疑问。但即便学得比巴萨还巴萨,要是成了一支南非世界杯上的法国队,依然会溃不成军、贻笑慷慨。因此,从现阶段来说,中国足球学西甲还不如学德国,学习德国人攻守兼备的整体打法,学习德国人永远不害怕任何对手的过人斗志,学习德国人不靠球星靠全队的团队精力,学习德国领先不松劲、落伍不放弃的心理素质,学习德国凶猛而不粗野的职业道德。即使只学到皮毛,中国足球也可以面貌一新,至少可以输球不输人。(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