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杯一个很重要的变更是足球的整体作用日益明显。个人应让位于整体,放在第二。贝利和马拉多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足球的发展需要球星,但这样的球星是为了整体而服务的。
有人说,本届世界杯缺乏星光,明星们都被“消灭”了。这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明星们没有完整投入,第二种情况是明星们没有融入到球队的整体,因而就看不出明星的范儿了。本届大赛,C罗的表现让人扫兴,他似乎有点怕受伤,而且还有些骄傲情感,没有在葡萄牙队中施展太大作用。鲁尼虽然身材好,脚头硬,但看起来俱乐部比赛打得太多了,有些累,状态不太好。这些球星们与贝利、克鲁伊夫、马拉多纳和齐达内们相比,都显得不够全面,还缺乏自己的绝活。一旦他们不能服从整体战术,球星二字就变成了名头,反而是累赘。他们疏忽球队声誉,又麻痹大意,在对手的重重围堵中很难施展作用。比如1974年的荷兰队,他们展现了全攻全守足球的真理,而灵魂人物就是克鲁伊夫。德国与荷兰的比赛前,德国球员福格茨研究了克鲁伊夫的录像长达两周,对他的跑位、技巧动作和节奏变更烂熟于心。成果在比赛中,克鲁伊夫在前场被福格茨看得没有措施,只好回到中场拿球。现在足球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快,即便是防守队员也有快速和机动的身材条件。在这些球星中,总体来看,梅西在前4场比赛中施展了很重要的作用。尽管他没进球,但他的远射、传球都是阿根廷队的得分别段。然而,在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面对德国防守球员的贴身防守,梅西的身材力量没有明显优势,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虽然丢球不多,但作用不大,无法再向锋线输送炮弹了。足球比赛就是遏制与反遏制,这场比赛超级球星梅西被遏制住了。当年贝利和马拉多纳的时代,足球节奏相对照较慢,才会有马拉多纳式的连过5人。现在足球的防守移动快,运动空间小,超级巨星个人的作用很难再像马拉多纳那样了。
32强球队体现出一个共同发展特点,就是寻求团队合作,发展和进步整体力量。巴西队被淘汰后,主教练邓加下课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了他对巴西足球作出的贡献。邓加当队员时是队长,做了教练员严格球队纪律,以身作则,严正认真,转变了南美球队的涣散、疏忽纪律的风气。可以说,他曾经是巴西技巧足球的主力,而在做教练员后也是对巴西足球的传统和现状最懂得的。他上任后,作出了变更,巴西作风的变更上后果明显。不管邓加现在是否下课了,但他作出的这个摸索是值得思考的。不能将失球的义务全部推到邓加的身上,这是不太公平的。巴西正从一支仅仅会进攻的球队变得学会了防守,逐渐从个人表演向整体转移,从慢打向快攻发展。足球是在发展的,即便是巴西足球也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在我看来,竞技体育首先是要取胜,其次才是要好看。如果两者产生抵触,必定是好看让位成功。如果光好看,被淘汰,是不能让本国球迷满意的。邓加正是在这个基础思路上勇敢作出了改革。巴西队的改革思路,值得引起足球界的器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