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不争气,来世界杯采访的中国记者也跟着受罪,搞一张门票都成了难题。
在采访南非世界杯的媒体大军中,来自中国的记者总量在600人左右,其中持证的就达到了150人高低。和32强参赛队的媒体力量相比,中国媒体很强盛。
因为中国队没能打进世界杯,在分配比赛票务和赛后采访的机会时,国际足联和组委会对中国记者也没供给任何方便。
票·等候
申请票命中率低 等票是煎熬
通常在消息中心里,中国记者一会晤就问:“你有票了吗?”
为了等一张媒体票,大批的中国记者都会一大早就来到消息中心,将自己的名字填到一张纸上,但绝不是先到先得。
有一次,记者在这里排队站了将近四个小时,直到比赛开端后五分钟也没有拿到门票。因为在发放门票时,赛区的消息官并不是按名单的次序念名字,而是随机挑选,中国记者们被挑中的概率极低。
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的一场比赛中,竟然只有三名中国记者获得了媒体票。对于这样的情况,赛区消息官振振有词地对记者说:“你们是参赛国吗?32强的记者有获得门票的优先权,你们中国记者数量太多,我们不可能只顾着你们发票。”
即使票早被通过也不代表着你就拿得到,记者有一次从约翰内斯堡驱车赶到比勒陀利亚看日本队和巴拉圭的1/8决赛,明明门票已经通过,但到了消息中心才知道,领票的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前就已结束,所有来晚的中国记者的门票已被消息官发给了别国记者。
同样来晚的外国记者倒不急,因为他们早已和消息官打好召唤,门票都已预留了。看到中国记者着急的样子,他们还不忘嘲笑:“你们的国家队又没有进入世界杯,怎么可能有你们的门票呢?只能祝你们好运了。”
票·进场
看场球不容易 有证也不全行
即使你胸前挂上了国际足联认证的世界杯正式记者采访证,也不要认为万事大吉,因为像世界杯这种大型体育赛事,必需要有媒体票与之相对应才干上看台观看比赛,如果没有媒体票,对不起,您只有在消息中心看电视的份儿。
每场比赛的门票需要提前在国际足联的官网上注册登记,比赛之前的一天,官网上会登出获得门票的媒体。记者在世界杯期间,共获得了将近十场比赛的门票权,但这些比赛大部分都不是热门比赛,或者是有亚洲球队参加的比赛。所有中国媒体获得通过的门票基础如此。
如果不在通过获取门票的媒体名单里,就会呈现两种情况:等候名单和直接拒绝。所谓等候名单就是根据当天的现场情况来发放门票,但等候名单也很不靠谱,在比赛开赛前的一个半小时,消息中心的票务发放工作台才开端现场发放。
票·看球
半决赛荣幸有票 最高看台受冻
荷兰与乌拉圭在开普敦绿点运动场的半决赛,中国媒体自然不会小视。在比赛开端前几天,来自中国的记者们纷纷从约翰内斯堡赶到这里,稍稍让大家庆幸的是,提前在国际足联官网上预订的媒体票已经基础通过,只需要到运动场的消息中心领票即可。
这场比赛能够顺利地申请到球票,还要得益于另外一场半决赛在德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因为这场比赛更加吸引国外记者的眼光。
绿点运动场的媒体坐席被安排在上层看台,记者手中的媒体票座位清楚地写着看台第32排。
运动场的看台倾斜度挺大,当记者喘着粗气沿着台阶走上去才发明,这里竟然是运动场最上层看台的最上面一排,所有来自中国的记者全部被“安置”在这儿。从视觉上看,这里是观看比赛距离场地最远的处所。
开普敦是沿海城市,比赛又是在当地晚上8点半开端,最上层一排的中国记者们饱受着冷风的侵袭,因为这里更像是个风口。
和其他国家媒体不同的是,坐在这里的中国同行们只能把能穿上能戴上的保暖物品全部用上,就这样在冷风中冻了足足两个小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