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般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日里吃穿不愁以外,现代人很讲究礼尚往来,喜欢请客吃饭。办一桌酒席是招待普通客人的最简单的方式。而要是有婚丧嫁娶、升职、升学,生日等日子,更是要大宴宾客,胡吃海花。而这也衍生了趁请客吃饭敛财的事情。人情债也越来越重。
每年的暑假期间,升学宴吃的让人头疼。这些年国家高考扩招,每年毕业的高中生,60%都能上大学,所以,凡是高考登榜的考生家长,几乎都要请客庆贺,且美其名曰:答谢宴。有的家庭小规模地请自己的内亲好友聚一聚,办那么几桌,收一点礼金;有的人则是大宴宾朋,把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的学生、下属等等都请来参加宴会。这样办几十桌、上百桌的宴席也不在少数。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大小餐馆无不宾朋满座,顾客盈门。
一个比较大的单位或者学校、企业,职工可能几百上千人的,每年可能有很多人的子女同时考上大学,所以,到了高考录取阶段,几乎要排着队请客吃饭,这些单位的职工,每天都要去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简直看得眼花缭乱,喝得天旋地转,吃得天昏地暗!实际上,每桌真正吃到口的最多不到三分之二,要剩下三分之一或者更多,而这些剩菜都会倒掉,白酒、啤酒桌上地下横流,很多人也醉得人事不省!
还有每年下半年结婚的人也很多,婚礼宴席上也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平时人们要过生日,也会请客祝贺,而有些官员,更是利用这些机会大敛钱财。2001年,某县县委书记王某某过一次生日,参加宴席的都是本县乡镇、机关单位的官员,据有个乡长事后说,他去之前带了3000元,可是到桌上送礼的时候,才看见人们起价都是五千,他赶忙在熟悉的同僚中借了两千凑够五千数。据说这一次祝寿,王某某收受礼金60多万元!
细想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请客送礼,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
欢喜的人首先餐馆酒店老板,有人说,县城一家中等规模的酒店,一个夏季,仅仅是升学宴,就可以赚取全年的支出,而其他时间收入就是净利润。可见,酒店餐馆老板是最喜欢这样的宴席不断的。
欢喜的人同时还有请客者,像上面说的那位县委书记,一次净赚几十万还不是最多的,就是按照普通人请客20桌来算,除去开支部分,每家至少会有几万元的收入。
当然,欢喜的人还有商家、生产者、经营者,烟酒、肉类、蔬菜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可以趁机赚钱。间接地促进了地方经济,这也许是这些宴会唯一的好处。
可是,为此发愁的人也不要在少数。首先是这些赴宴的人们,他们首先要付出一笔礼金,至少是自己吃那一餐实际花费的几倍甚至更多;其次是伤身、伤胃,吃出了高血脂、喝出了高血压,喝出了酒精肝。有的人吃酒宴一年要支出高于自己工资收入的好几倍,吃成了穷光蛋。甚至背上很重的人情债。
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请来请去造成极大的浪费。按照一般情况,吃一次酒宴,送出去的钱可供一个家庭吃三到五天。这造成无益的消耗。
这样大办宴席受损失的还有国家。一般一次宴席,酒店餐馆收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可是一般不会有人索取发票的,这样国家的税收就流失了。曾经在报上看到有专家建议国家设立筵席税,这应该是一种很有见地的意见。可是国家在这些问题上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有效的办法,让广大老百姓失望或者干着急。
吃着那些山珍海味,心里感觉真的不是滋味,再也不是小时候希望吃的那些山珍海味的味道了;现在没有人会去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那些连一筷子都没有动过的剩菜剩饭,那些满瓶、半瓶打开的啤酒,也就随意那么倒掉了。天天如此,没有人去算一算到底每一天倒掉多少人民币?我们不是在搞节约型社会吗?虽然就在政府部门的眼皮子底下,也没有人去过问一下,甚至政府官员也会趁机敛财而且比普通百姓敛得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