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注水的意义
注水和超前注水是油田开发中一项常用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层压力,形象地说就是为了把油“挤”出来。一般情况下,注水开发是指在油藏自然压力衰竭时,常在二次采油中实施的一项技术措施。超前注水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注水井在采油井投产之前投注,且要求地层压力达到一定水平,并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的一种注采方式。
在长庆油田几大区块中,低渗低压一直困扰着长庆人。安塞油田是低渗低压油田,靖安油田也是,西峰油田巨大储量当中,绝大部分是特低渗的低油藏,然后是姬塬,又一个低渗低压油田。
超前注水解决了低渗,解决了供液不足,解决了地层平衡一系列问题!
技术问题
由于鄂尔多斯三叠系特低渗透岩性地层油藏低渗低压,几乎所有的开发井在没有措施之前,都没有自然产能。由于压力系数低,油藏开发中,一般都需要通过注水形成一个较大的启动压力,但由于大多数油藏裂缝发育,油层的压力敏感性又比较强,如果注水压力过大,又会导致油层过早水淹。
对鄂尔多斯三叠系地质研究表明,低渗透油藏孔隙结构的特征主要是平均孔道半径很小,且非均质程度较大、孔道大小各不相同,即各种孔道需要不同的启动压力,原油渗流符合非达西渗流特征。采用超前注水,在超前的时间内,只注不采,提高了地层压力,当油井投产时,可以建立较高的启动压力,当超前时间达到某一值后,便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根据对长庆采油一厂安塞油田岩芯的水驱油试验,当水驱油压力提高时,油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而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不大,这是由于同一渗透率条件下,油相的启动压力梯度较高,因此,提高压力梯度,可使部分原不参与流动的油开始流动,致使油相相对渗透率上升。由此可见:超前注水有利于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
采油一厂注重均衡的地层压力作用,使注入水在地层中均匀推进,首先沿渗流阻力小的较高渗透层段突进,当较高渗透层段的地层压力升高后,注入水再向较低渗透层段流动,就会有更多的孔道加入到流动的行列,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注入水的受效面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实际问题
由于资金投入,员工素质,设备管网铺设,水压增压,水井井下分隔等等问题。在实际注水工作中,长庆人不断努力,学习最先进的注水技术,研究新的措施,大胆创新,终于走出一条新路。
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采油一厂,是典型的低渗透、低压、低丰度及多类型、隐蔽性、非均质性极强的复杂油田。在这里,由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不要说相同区块好多相邻井难以使用相同的技术措施,就是在同一个油井内的不同层位,由于其原始压力、渗透率及岩石结构上的差异,同样的技术措施也难以共用。就同一个注水井的功能而言,在相对应的大部分油井上发挥正面效应的同时,在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油井上则可能起到负面效应。
为适应“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保证2015年长庆油田5000万吨油气当量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个油田把注水工作视为油田开发的“效益工程”和“生命工程”,在大力实施“超前注水、平稳注水、注足水、温和注水”,保证地层足够能量的基础上,还根据不同区块、油井的实际状况,在实施注水及注水过程中,采取差异化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改变注水方案,坚持“能攻能守、进退适宜”及“软硬兼施”的原则,力争把注水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根本上保证油田的稳产增产。
采油一厂安塞油田地层结构大孔道裂缝多,造成注入水顺裂缝方向突进,致使主应力方向的油井注水压力高而被水淹,而侧向上注水的推进速度低,对应油井注水利用效率低,油藏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产油量低。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这个油田大力开展不同油藏窜流通道类型的识别和技术研究,目前已研发出相应的堵剂及相配套的调剖工艺,形成了窜流通道综合识别技术,多种类型调堵剂系列等三项主体工艺体系。调剖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调剖效果逐年变好。
相关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我的工作:长庆采油一厂超前注水成效显著
我的工作:长庆采油一厂超前注水成效显著
时间:2010-09-03 16:2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超然与物外
下一篇:一个非正式“江湖医生”的非正式言论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