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千年历史的黄埔古村,古建筑修复工程即将在近日启动。记者昨天从海珠区懂得到,继古村的市政设施改革、立面整饰工程陆续进场施工后,古建筑修缮也提上日程,一期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据悉,黄埔村目前查明的文物建筑有51处,其中祠堂16处、家塾2处、宫庙1处、园林建筑1处、民居29处、商业街2处。2002年黄埔古村历史建筑群已经被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去年开端,市委市政府打算对黄埔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断定了胡氏宗祠、梁氏宗祠、姑婆屋等9栋古建筑需要在第一期进行修缮。目前市文广新局已批准修缮计划。第一期工程施工面积约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配套工程1600平方米,这些历史建筑具有奇特的岭南建筑作风,充分显示了广州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特点。
负责人介绍,此次修缮以“不转变文物原状”为最大原则,“若残存部分能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且不影响结构和安全,则保存或只做简略的加固”,“若装饰部分的缺失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后果,且根据现状可以复原,则对其进行修复”。
据介绍,在一期工程中,只有村南大门附近的仿古南门楼是新建的。门楼建城后,全部村庄的结构将更趋完整。
工作人员表现,将修复的9座古建筑中,有6座产权人已经签订批准书,其余3座因后人在海外或未寻找到接洽人仍在洽谈过程中。其中梁氏宗祠第一进作为施工工程样板,打算7月底前完成。之后,施工队再对胡氏宗祠、左垣家塾等8座建筑物进行修复,其中新建仿古南门楼和古建筑梁氏宗祠、胡氏宗祠打算9月底前完成,其他6项古建筑打算在今年底前完成。设计方表现,最终将要恢复黄埔村原汁原味旧貌,“而不是建一个新的黄埔村”。
记者李春暐,通信员邓莉、吴美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