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当了爸爸,文章还是一个“愤青”。他在电影《海洋天堂》中扮演一名自闭症患者,并因此和扮演其父亲的李连杰结缘,如今他和妻子马伊琍都已成为壹基金旗下“关爱自闭症基金”的负责人。《海洋天堂》公映后票房一般,文章接收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忍不住发了牢骚,感到观众的观影程度参差不齐,严正的好片被商业大片“欺负”了。
【谈“天堂”】
合适父母孩子一起看
羊城晚报:前几天,你带着《海洋天堂》回到了母校中央戏剧学院和师弟师妹一起观看。他们的反应怎样?
文章:他们感到挺好的。不过,这样的片子在学生中的反应不会很大,他们还是停留在初级看片阶段,老是在形象和演技上挑弊病,静不下心来好好看一部电影。
羊城晚报:你扮演的自闭症患者“大福”,之前也有人挑刺,说有点像“天线宝宝”。你怎么看?
文章:现阶段观众的观影程度参差不齐,这是一个问题。我绝对不是要借这个戏去证明自己的演技,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说到像不像,曾经有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和老师在看完电影后对我说:你演得太像了。片子在香港放的时候,香港人不知道我是谁,还认为剧组找了一个真的自闭症患者。那些质疑我的人,对我起不到决定性影响,他们的看法不足以进我的头脑。
羊城晚报:在选角阶段,包含你在内的8位候选人曾经一起到自闭症学校去体验生活,为什么只有你被李连杰选中了?
文章:当时的一帮年轻演员,满头脑就是要在老板和李连杰面前表现自己,完整不像我们当年做一件事情,都是居心在做。其实我也比他们大不了多少。但这些孩子,让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杰老板”更器重演员有没有一种从心坎发出的真挚,而我比其他人更真挚。
羊城晚报:如果没有李连杰,这部电影的票房或许会更差,因为这不是大家习惯去看的商业片。
文章:电影是电影,市场是市场,中国电影的水准还达不到将它们合二为一的时候,但偏偏就要混为一体。其实眼下这个阶段,要老百姓去看场电影很不容易,很多人还停留在很辛苦的买房买车阶段,他们只想轻松一些,看那种基本不经头脑的片子。而《海洋天堂》是那种大家在物质生活已不错的基础上,再去享受精力洗礼的电影。这些时间我跑宣传,对老百姓的想法有了点初级的懂得,感到大家关心的东西都挺奇怪的。我感到这个电影特别好,没想到就被一帮商业大片欺负得毫无立足之地!
羊城晚报:那你会怎么去说服大家看这部片子?
文章:现在大家看现实题材的电影,一是看跟自己有没有关系,二是看能不能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两点《海洋天堂》都没有。我盼望大家能看得更深一些,不要认为自己家里没有一个得自闭症的孩子,这个片子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它其实合适全天下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看。
【谈慈善】
马伊琍也是发起人
羊城晚报:听说因为拍了《海洋天堂》,你开端跟李连杰一起做慈善了。
文章:对,杰老板帮我在壹基金旗下建立了一个关爱自闭症的基金项目。我们现在有一个艺术方面的打算。自闭症的孩子很有意思,他们在画画、音乐等方面很有禀赋,而且视角更奇特。我们现在在做一些公交卡的卡套,还有明信片和T恤,上面印的就是他们的画。我们打算通过网络对这些产品进行义卖,之后还要办画展和音乐会。
羊城晚报:现在只在北京做?
文章:对,先从小做起。一个自闭症的教导机构,一年的花费就需要30万元,我不知道这个基金目前能为他们做到多少。
羊城晚报:你会像李连杰那样做一个善士吗?
文章:目前来说,我只是被患自闭症的孩子打动,想为他们做点事情。我不会放弃演戏,把慈善当主业———我没这个才能,还是要踏实工作。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了,因为我们团队现在只有几个人,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过幸好我们在壹基金旗下,壹基金已经有一个很成熟的管理模式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