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理科状元———人大附中李泰伯最终选择就读香港大学,昨天来自港大的消息,李泰伯就读该校工程与工商管理双学位,港大将给予4年64万港币奖学金。 状元赴港考核三校 今年李泰伯同时报考了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四所高校也都向李泰伯投去了“橄榄枝”,经过大约一周的考虑,7月5日晚上10时左右,李泰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据李泰伯讲,为了做出最后决定,他亲自去香港参观了三所港校。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所做的一切,虽然我最终选择了港大,但我永远不变的是对清华(港中大)的情结……”这是李泰伯7月5日晚给清华和港中大招办老师发去的婉拒短信。 对于李泰伯的最后选择,其他几所学校都表现尊重考生的选择。清华大学相干负责人则表现,“尊重家长选择,懂得学生考虑”。 李泰伯将先在清华进行一年的委托培养,这一年他获得3万元国民币的奖学金,之后将赴港大攻读四年双学位课程。
港大内地招生280名,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副总监黎慧霞介绍,今年港大在内地总共录取了280名学生,其中包含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10名状元对话:“港大中西合璧气氛吸引了我” 李泰伯称毕业后不会留港,憧憬声援边境 昨日,得知李泰伯最终选择就读香港大学后,记者就择校原因和未来计划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新京报:之前你说偏向于清华,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港大?
李泰伯:四所学校没有本质的差别,但香港大学的历史底蕴和中西合璧的文化气氛更吸引了我。我爱好体验新环境、新事物和新同学。另外也参考了父母和周边朋友的看法。
新京报:这次去香港几所学校考核感到如何?
李泰伯:感到不错,香港的学生很活泼,尽管我们语言交换不太流畅,但我们谈得很开心。
新京报:这个假期打算干些什么?
李泰伯:我的母校(人大附中)60年校庆快到了,我要参与校庆的一些运动。其次,跟几个同学打算去河南支教,现在正在接洽当中。
新京报:毕业后会选择持续在港大深造吗?
李泰伯:这个目前还没想好,但确定的是毕业后我不会留在香港定居,会回内地工作,我憧憬到时候能去声援边境建设,这是我憧憬的一件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