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本想一逝世了之,但是怕辜负了王夫人的好意,不想逝世在贾府里。回到家中,又怕坏了哥哥的名声,不敢逝世,中间过程十分周折。等到洞房时,凭着一条猩红汗巾,蒋玉菡这才认出这是宝玉的丫鬟,两人这才慨叹人生无常。
★87版:一笔带过
宝玉一日在一小户人家乞讨时,竟遇见了昔日的通房大丫头——袭人,只是她已嫁作他人妇。可等第二天薛宝钗前来时,已是人去楼空。
★红学家西岭雪:
这点我认同新版,袭人的确嫁给了蒋玉菡,但至于怎么嫁,为什么要嫁,我感到这个勇敢猜测是可以的。
不同之肆
新版中宝玉出家后,宝钗似乎并没有太过伤悲,平静自若,她此时已怀了宝玉的孩子。而87版宝钗的结局是最后被宝玉抛弃,独自守寡。
★红学家西岭雪:
红学界有一种考证就是宝钗婚后还是处女之身,因为宝玉出于对黛玉的悼念,没有和宝钗同房;再说他们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不可能就怀孕了。同时高鹗很封建,总是感到应当有儿子来送终,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回应
新《红楼梦》编剧:忠于原著,添加细节
新版《红楼梦》编剧之一顾小白表现,“我们这次仍然沿用120回的版本,虽然后40回评价不高,但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忠于原著。但我们也承认,后40回确实有它的问题,很多重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和前80回大相径庭,而且与前80回非常人性化的人物塑造相比,后40回十分表象化、脸谱化,这是高鹗与曹雪芹相比最大的败笔。”
对于剧中最不靠谱的“宝玉中举”,以及贾家后来“再中兴”,“沐皇恩、延世泽”,甚至“兰桂齐芳、家道复初”,顾小白是这样说明的,“我们在忠于120回原著的基础上,还想通过一些细节的设置,让后40回更为人性化,这就需要加一些细节。
比如贾母为什么会变?宝钗为什么会变?确定是有客观原因的,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只要有加有删,就会和专家看法有所冲突。红学家的参与和监督,对我而言,一方面有必定的束缚,但更大的优势是,他们确实比我们懂得得深入、详尽,他们给出的看法确实有硬道理,让我在把握‘度’的问题上,控制得更准确。”
[1][2][3][4][5][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