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其中在谈到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重大决策时,常常提到一个词“当时国务院的重要领导”、“当时中央的重要领导”……读来读去,好象从中悟出了什么。因为书中所提到的所有中央领导均实名实姓,何来这一“重要领导”便要隐去其名?后来终于猜出了这位重要领导就是赵紫阳。因这个名字过于敏感,所以回想录、纪实文章实在绕不过去,便用“国务院重要领导”来替之……
对于“敏感”这个词,是极具有中国特点的,它的广泛用处为我国所特有。人名、话题、词语、日期都可以冠以“敏感”,而显得特别神秘和吊诡。最后,敏感这个词也显“敏感”起来,它成了只可意会不能言说。话题—进入敏感区就说不得,—说,有朋友便会笑着禁止,大家也决不会跟进话题。于是,一个“敏感”就会如临大敌,好象说了就要到世界末日—样,洪水滔天,人类毁灭……
敏感人物有逝世人也有活人,不管是逝世是活,所有媒体坚决屏蔽,竭力假装过去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也永远不存在一样。尤其是对活着的“敏感人物”,不仅封杀言论空间,而且还要“周密保护”,总之是部份或全部剥夺国民的自由权。至于“敏感日子”,即保持高度警惕,从“维稳”的角度出发,本着“外松内紧”的原则,监督社会动态,反馈社情民意,领导舆论宏扬主旋律……总之一句话,要让人们忘掉这个“敏感日子”!对于“敏感话题”,那就多得不胜枚举,而且无标准、无边沿、无理可喻!尤其可怕的是“敏感话题”是由各级黄委政府,各种不同职能部门自由裁量的,他认为是“敏感话题”就是敏感话题,任何单位、行业、社团、个人均不得涉及,否则,层层追究义务,造成严重成果的,还要按党章政纪处分,甚至移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义务。
其实,多数“敏感话题”都属于群众关心的热门问题,可是大家越关心越说不得。有的处所还列出一份话题清单,在媒体和宣传部门层层转达,请求从业人员领会上意、保障自律、确保稳固。例如6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博讯网站刊载“德阳市中江县连环爆炸案多人逝世伤”的假消息。市县消息办除在网上通告辟谣外,有关部门还将其列为“敏感话题”,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涉及。如此—来,宽大群众不明本相,疑怀疑惑,无法辩难,终至惶恐。
“敏感”在临床医学上称之为“过敏”,其实这是一种病。如何医治这种病?医生大都不会回避,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医生在找出过敏源的时候,将其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让病人接触,让他逐渐蒙受,最后让他完整打消这种过敏症。想来医生尚且能正确看待“过敏”,作为十三亿人的大国,难道情愿成为一个过敏体,什么也见不得,什么也嗅不得,什么也接触不得吗?如果我们太敏感,国家躯领会逐渐衰弱,萎靡不振,我们还谈什么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
相关阅读
医治“过敏”
时间:2010-07-22 17:2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努力,保持
下一篇:中国人为什么愚蠢以及如何摆脱愚蠢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