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这位铅笔商又碰到了这个商人,而此时这个铅笔已穿着讲究、神情飞扬,他向商人说:“先生,也许你已经把我忘记了,我就是那个铅笔商,几个月前,在宾馆门前倾销铅笔的人,我一直把我自己当成乞丐,是你那一句‘我们都是商人’,给了我自尊,给了我自负,我从那以后,立志要做一个有成绩的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现在已经彻底转变了自己,从你的话中受益匪浅,感谢您!”
无独有偶,有另一则故事: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观赏,钟爱有加。屠格涅夫四处探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观赏与确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持续写下去,他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对自己的作品不认为然,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观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负,恢复了自尊,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名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下面另有一则让人肃然起敬的真实故事。
在互联网上点击率很高的华山“独臂挑夫”何天武,他在为种种磨难所压,身心交瘁,想回避生活的时候,他坚定的认为:“我想给父母尽孝心,但是还没能尽。想给儿子尽任务,也还没能尽。要是这样做了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儿子”。在别人劝他利用残疾去乞讨的时候,他说:“人格要是丢了,买不回来”。他残疾的身材无数次在“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数十里险关峻道艰巨翻越时,他是快活而骄傲的,他的感受是:“我爱好华山,我登上山峰的时候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心里真的好舒服,我愿意在这里呆下去,因为华山接纳了我,我的付出有了回报!”
何天武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老百姓,或许比大多平常人他经历了更多的磨难,生活赐予给他的种种苦难,让我们感到近乎窒息。但在国内外十多家著名电视台、报刊杂志的记者采访他时,从他那安静的话语中表现出了他所具有的常人没有的一种高尚的禀性,具有的惊人毅力,孝道、慈爱和义务感、感恩心,还有在处于社会最底层遭遇着生活重重苦难下保持的自尊和乐观。在常人不可忍耐的艰难环境中,他坚守着“决不下跪乞讨”的最后的自负和尊严,为我们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
这三则故事听起来即简略,又沉重,但结局又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欣然。都阐明了一个道理:当你一度陷入困境,或者对自己的事业、才干以及前途产生困惑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你的“自尊”,内在的自尊往往会使你重新建立自负心,去充分的施展自己,自发的产生去摆脱磨难的决心,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受到社会的尊重。
古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不失气节,有诸葛亮“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谆谆教导,有文天祥“留取赤忱照汗青”的豪气凌云,今更有何天武“人可以落魄,但不能失魂”的凡人自尊,这些都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自尊无价”,愿我们都能守住这个“无价之宝”,在道德迷茫的社会中,在日趋浮躁的生活里,拥有自尊,活出尊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