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号”身份曝光 福建商船已出水4000文物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明声 林鸿)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10日出水青花大罐等一批文物,自今年4月启动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出水文物总量已超过4000件。考古专家表现,“南澳Ⅰ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明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初步推测“南澳Ⅰ号”是从福建漳州附近驶向东南亚一带。
10日上午,“南澳Ⅰ号”上的数十件文物被考古人员打捞出水。其中最令人高兴的是一个高约30厘米、宽大约20厘米的青花大罐,同时还有一批龙纹罐、釉陶罐、青花瓷大盘、碗、钵、瓶等数十件文物。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说,此次出水的青花大罐保存完好,是所有已出水文物中体量最大的青花瓷器。
崔勇表现,据出水文物初步断定,南澳岛位于福建漳州到东南亚的航线上,船上装载的瓷器重要出自福建漳州温和窑,此前在东南亚或者非洲的北部肯尼亚也发明过大批类似作风的瓷器。由此可以推测,“南澳Ⅰ号”很可能是从漳州附近出发,驶向东南亚或者汉文化圈一带。从考古人员探摸的情况看,“南澳Ⅰ号”沉没时是较为安稳地沉在海底,船体保存比较完好。
崔勇表现,船体的价值胜过船上所有文物的价值,清算发掘完文物后,古船船体最终是要打捞出水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