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在哪里?刘庆柱自问自答说,首先要有共同的记忆,这种记忆就是历史。怎样正确的认识历史,通常有两种解读方法,一是通过文献,一是通过物质遗存。过去,我们重要通过文献对历史进行解读。然而,文献是人写的,往往受到个人取向和时代的局限。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明证明,文献中的历史,我们老百姓记忆中的历史是错误的。
他举例说,比如梁启超用文学化的语言形容“中华文明5000年”,但对陶寺文化的研究表明,可以追溯的文明距今不过4300年。过去我们读杜牧的诗,总认为阿房宫三百里是楚霸王烧的,可是现在的考古发明证明,阿房宫基本没有建完,也没有被火烧过。这也是曹操墓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争议的原因,在小说里他是个奸臣,人们根据错误的历史知识认为 “72疑冢”才符合他的个性。
什么是历史的真实?考古实物不会说假话。刘认为,考古展可以告诉观众,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考古新材料的不断发明中、多学科联合新方法的不断利用中、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中,能不断改正不正确、不正确的“人类记忆”。这个“考古中华”的展览,汇集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作为国家最高考古研究机构60年来的成果,颠覆了一些人对于历史的错误认识,可以说是科学地恢复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