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华案”之后,福建省又一次官场地震的引发者福州凯旋团体董事长陈凯,曾是福州首富,他的落马导致8名福州高官先后被“双规”、 35名官员涉嫌受贿1000万。据知情者流露,陈凯有着惊人的公关才能,长期与该市的高级政要密切来往,极力沟通上层关系,精心编织社会资源网络,在福州可以做到“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福州原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宋立诚、福州原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宋长明及福清原市委书记朱健三人过从甚密,号称“三铁哥”,陈凯为拉拢巴结他们,曾出资请三人持假护照到马来西亚等地吃喝玩乐、豪赌。而与陈凯结交更深的是福州原公安局长徐聪荣。在福州,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徐聪荣是陈凯的“义父”。 每年徐的诞辰,陈凯都要操办得非常热烈,酒宴一直设在海山宾馆。办这些事情,陈凯比徐的儿子还要积极,而且高低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而他则利用徐聪荣的诞辰认识不少福州官场上的人物。据介绍,福州很多机关干部在陈凯的几家生意里都入了空股,每年分红,吃年饭的时候很多处所官员来捧场,在案的很多人都是在吃年饭的时候收的红包,不少官员们就这样被陈凯拉下了水。
“很多行贿者对官员开端都是打‘情感牌’,慢慢将其落入已经设置好的骗局。”李永忠认为,“与物质贿赂相比,非物质化贿赂一是具有隐藏性,不容易被发明,具有炮弹上的延迟引信的特点,穿透后的爆炸,损坏性更大。二是温和性,常常带有情感色彩和温情面纱,一旦被腐化,则涉案很深。三是多次性,一旦上钩,就被层层缠绕,环环紧扣,步步紧逼,次次中招,难以脱身。在必定程度上,看似‘温和’的非物质贿赂其社会迫害性和持续性甚至超过了财物贿赂。”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国家新规剑指反腐盲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腐败奋斗的过程,就是腐败情势不断多样化和反腐败手段不断完善这样一个拉锯式的对抗过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也就产生了贿赂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人的一切需求都可能成为贿赂的手段或媒介。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贿赂毕竟是和利益挂钩,是行贿者用各种手段与受贿者进行利益交换的行动。目前,我国的法律仅仅将贿赂规定为财物,因此防止或遏制非物质化贿赂的一个基础道路就是及时修订我国的法律,扩大贿赂媒介的范畴,甚至是给人带来利益的一切媒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经参加的《国际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的界定是‘不正当利益’,其中不仅包含财物,还包含非物质利益。”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和有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若干规定,对新形势下产生的各种“隐性腐败”进行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今年1月18日,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动;
——今年5月,最高国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查办严重行贿犯法力度的通知》,请求进一步加大查办严重行贿犯法的力度,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贿、国家工作人员为跑官买官行贿、迫害民生的行贿等八类行贿犯法案件,被列为严正依法查办的重点;
——5月,中办、国办先后颁布《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管理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针对日益增多的内情交易案件,中国证监会日前流露,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持续细化、完善“把持市场”、“内情交易”两个认定指引,同时加快推动“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义务认定指引”和“会计机构人员证券违法认定指引”等规矩的出台。
“从治本的角度来说,解决‘权利过火集中’的‘总病根’是铲除腐败繁殖土壤的基本之策。”任建明指出,“腐败难以产生,任何类型的贿赂就都没有了土壤,隐性腐败也一样会销声匿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