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是由各地区,各民族文化构成的。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没有世界的文化。世界文化就如大海。而民族文化好似江河支流。海纳百川形成世界文化。任何民族都有其鲜明的文化艺术特点,汲取并体现在艺术情势上,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中国的文化厚重而深远,中国的本土艺术本身就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生存的哲学积淀,它之渊源流长,接纳百代,无一不是文化动因的催使。纵观文化艺术的发展史,不难发明艺术不是在传统中出生,就是在传统中灭亡。
就绘画而言,西方画家作品中体现出的东方韵味,东方绘画艺术也掺进了西方的艺术情势和语言,这都是世界各民族艺术的融合,民族的大融合带来了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这是打破了有界的界限,东西方的跨界融合,促使绘画语言的无界,而衍生了世界性的融合,这是进步也是艺术的繁荣。在这方面,中国的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则是开了先河,创立了一种世界的绘画语言。
东西方文化的联合,本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融合,在融合中不要混为一谈,西方的绘画一般是刻画,重视结构的严谨,光线体块的变更,有一种立体感,是一种多于表面的着墨。而东方的绘画则是通过多种感受,从心坎审视景物,重视心情,诗境,语境。境由心造,景由情生,用情感来营造诗性的意境。然后,情至所至,挥笔将其内涵的意义表达出来,以直觉的方法与世界共享其有机的维度。中国书画既不是刻画,也不是题材的搬移,恰恰相反,是将绘画空间与外界真实的空间相互渗透,水乳融合。
情感,心魂,自然,诗性。这是无论东方西方还是非洲等地艺术家的创作共性,用笔和用色的不同只是于绘画的情势上而言的,但无论那种作风其作品的内涵是一致的。这才是艺术最所要的语言,各民族虽有文化的差别,但文化的宗旨是一致的。情感,心魂,自然的意象自不必说,但就诗性这一方面,是所有从事创作的人离不开的。诗是抽象的语言,画是不会说话的诗歌,而诗歌又是看不见的绘画,这在文艺复兴时,巨大的画家达芬奇在他《论绘画》一文里就指出了,他还说,绘画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的合法女儿,因为绘画是由自然而出生的。
把自然的发明物展现给人的感官,语言和诗歌是无法做到的,文字可以表达更真实和抽象的意念,这也是绘画无能为力的。不过我们可以说,绘画的语言是起源于生活的,比如中国的阿秀和法国塞拉菲娜,这两位画家都不是职业的画家,从来没学过绘画,但她们确成为了巨大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和来自心坎深处对美的渴求是一样的,她们不受束缚,是好的语言都拿来应用并化为自己的语言作风,他们的语言是一种天然的跨界和无界,他们没有固守那认定的规律。而是打破了传统,发明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创作的自由使她们不受任何束缚,情感和美由心坎流露出来,当然这样的作品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沾染了所有的人。
世界向我们展现出它的纷纷和多彩,多元的融合必是绘画发展的必由之路。绘画的语言必冲破有界的界限,从而扩充至无界的境界。艺术家汲取多元的营养,把各种元素融汇贯通后,创作出真正的属于世界人类的作品,这才是人类的福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