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山、水起源于自然,青山、绿水却成自于穷人。一大片森林、一小片绿州,一个水库、一条河渠、一块稻田,碧波荡漾、绿影重重,惟穷人与它相守。山青鸟兽逐,绿水游鱼多,这样的自然之美,游人无不见之爱之,好生欢乐,称赞、感叹之情难以言表却在山中随风而逝,能看见和长期留下的依然是山里穷人清瘦的身影。乡里人能心安于山沟,与山为伴。他们可以在穷乡僻壤、戈壁沙漠用一粒粒种子,用一棵棵树去绿化一寸寸地,改革一片片荒野。山青地绿,气象条件好转,居住环境改良,这些得益于乡下人、山里人的付出。因为他们一复一日的付出和守护,才有了山青水秀之乡,人杰地灵之誉;才有了千里之外秀美绝伦,吸引八方游客的名胜景区。
久则生变,一切事物都逃不脱这个古老的法则。改革的春风打破乡里的安静,成千上万的乡下人向城市进军,向盼望的生活阔步前进。打工仔随之代替乡下人的俗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闪动着乡下人骨子里透出的朴素无华的身影,他们在不停的劳作,忘了白天、黑夜,菲薄的工资给了他们一张三十岁的年纪四十岁的脸。他们包揽城里所有的重活、粗活、脏活;他们的衣服很脏,结着白晰的盐碱;他们的脸很脏,灰尘密布;他们吃得很差,白米白面白馒头,菜里零碎的散落着几块肉,有时是十几个人围坐在一个菜盆周围填着肚子;他们的工资很少,只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房租,子女的学费,如果老板不席卷而逃的话,不用担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迫于生活,他们顾上艰辛、疲惫,为老板,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努力、使劲地付出着。
二十一世纪,放眼所见,这些神色麻痹、膀大臂粗、黑脸手糙的打工仔发明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国人腾飞的幻想。公路、铁路、航运交通纵横交错、绵延起伏数十万公里;轿车、货车、客车、火车、飞机、轮船车水马龙,在神州大地穿流不息;楼房、公寓、别墅,一幢幢、一片片林立于大中小城市。现代城市,国际大都市,经融中心,在这个新名词闪耀不断,成绩出色的时代试想,这些充满现代气味的设施、设备,那一片石子,那一颗沙粒,那一块钢铁,那一条道路、那一辆车,不是出自于打工贫民的双手。尽管他们在烈日、酷暑、风雨、寒冬中用身材和双手成绩着中国的世界,培养着中国的富人,却依旧摘除不下“穷人”的称号。
穷人是富人生活的依附。富人的经济起源于穷人,他们把穷人的劳动力聚集起来,把穷人的剩余价值以货币情势积累起来,再也少量的货币来换取穷人的虔诚。货币决非出自于穷人,而是来自于富人,源自于富人利润最大化的初衷。与其说货币是因市场的需要,不如说是以便现实里的富人更好利用穷人的需要。
世界的财富多是穷人发明的。穷人迫于生存的压力,终日忙于家庭的生计,生活的饱暖,不得不尽心劳作,用体力换取富人菲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吃差的,穿脏的,住窝居,难获富人同情,不被社会器重,但他们依旧用双手发明着世界最多的财富。如果说生活、花费是有钱人的世界,是富人的世界,那么财富的发明便是穷人的发明,他们给富人发明着一个又一个享受的空间和乐园。
穷人不可恨,更可敬;穷人不可怜,更可亲;穷人不可耻,更可誉;穷人不可轻;更可颂。穷人处于社会的弱势,却是社会稳固的基石,国家建设发展的支柱,人类世界进步文明的财富发明者。
穷人是发明财富的新力量,中国建设发展的功臣,可如今的他们依然在生活的最底层与生存纠缠不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