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同志”-词,对于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尤其对于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提起“同志”二字,会让他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有多少小说片断,电影镜头:“我终于可以叫你-声同志了……”“同志,我终于找到你了……”这些对白,让我们这些晚辈激动不已,久久难以释怀。也正是课本,文学,电影让后来的50后、60后、70后的中国人,把“同志”一词深深地根植于心。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常用,最亲切,最友谊的称呼。
历史的年轮转到六十年代中期。大张旗鼓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华夏大地。这期间,“同志”一词,更是“阶级奋斗”和“划清界限”的最好体现;对“地主”、“富农”、“右派”“资本家”是不能乱称同志的。在那个年代“同志”这一称呼,对中国人而言,是声誉,是信任,是光荣,是轿傲。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以阶级奋斗为纲”的错误路线给予改正,使中华民族这只巨轮,再次驶向正确航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拨乱反正,给“地,富,反,坏,右”摘了冒子,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在悄悄转变着;这一时代呈现最多的称呼是,老板,小姐,美女。“同志”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同志]1.志趣雷同;志向雷同。>: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笫120回:“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同学,同消寂寞。”2.同心人。指夫妻。>:“览物怀同志,如何复乖别。”>:“妾久疏淡笑,亦有此心,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3.指结为夫妇。>卷二七:“舟人妄图能同志,一月空将新妇呼。”4.犹同性。性质雷同。明杨慎>:“冶,销也。遇热则流,遇冷则合,与冰同志。”--摘自百度。
两年前去南方出差,人生地疏,免不了问路。一次在公共汽车站,我向身边小轻年问路:“同志,去**路坐几路车呀?”小轻年,像看怪物似的盯了我一会,说:“你有病啊?谁是你同志,有病!”说罢扬长而去。我被小轻年的举动搞的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旁边一位中年人向我指导了迷津:“你呀,在南方千万不能乱对人家称同志,人家会误认为你是同性恋的。”我愕然。
回去后,查词典,上网“百度”。为自己的肤浅无知而脸红。也难怪,对于六十年代的人,在我们的词典里“同志”一词就只有:为共同的幻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之间的称呼,这一说明。哪曾想还有那么多说明呢?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意识,语言也都在变更。今“同志”,亦非昔“同志”了!就像见了未婚女子,不敢叫“小姐”一样,“同志”也不敢再乱叫了。尽管很迷恋,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真的掉队了,见了面都不知如何称呼了。还是叫“美女”“帅哥”吧,免得再闹出笑话来,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