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国崩疆裂,群雄四起,便出现出一人——曹操,从古至今皆尊之枭雄,草根而起,成魏国之霸业,本应算得这好汉的范畴,但其所作为皆为汉丞相之作,天下虽只知有他不知有汉献帝,但仍害怕后世留下窃国之名,不肯开宗立业,毕竟陷于封建礼数之内,固这个枭雄也只算得半个。
待到西晋一统,多昏庸无能之辈,好汉没有,笑话不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写尽皇朝的混乱与无为。东晋到南北朝,各种更是风云乱绕,苻坚雄心壮志本算得好汉,不想梦断淝水。刘裕将才无敌,但对手不是魏国拓跋氏,就是威震北国的大夏天王,终其一生虽然做了南朝的皇帝,却终无力收复中原,统一天下。南宋除了刘裕,便没一个好皇帝,倒是乱伦、父杀子、子杀父这种难上台面之事堆砌如山。南宋之后,南朝更是零落,之后的齐国七个君主都不过二十年,梁陈两代更是乏善可陈。北朝相对好些,北齐倒是除了一个贤明治世的君主,高洋,只是没想到这哥最后竟然疯掉。
隋朝同一天下,辗转于唐,中间乱世也是能人辈出,乃有人著书立传名为《隋唐好汉传》。但毕竟还多是草莽好汉,讲古论斤可论气度可谈情义,但却毕竟算不得好汉。太宗亦是如此,明君便是,好汉未必。明皇就更休提,得以江山,失于女色,一介颇有胸襟气度的登徒浪子而已。
盛唐之后,便是辽宋纷争。北国非是正史,毕竟举笔多南人,辽金的文献中,其实很多都是被后人曲解掉的。故而,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之流或算得上好汉,却必遭可诛笔伐之嫌,兼且其作为大多限于兵戈,民生文化的繁衍当真差了很多。
北宋南宋,在常人心里,岳飞可算好汉,但我窃认为鹏举将军算作卫国忠臣还可以,但是与好汉却注定无缘。岳飞自幼熟读兵书,用兵如神,屡败金军,为南宋政权的苟延馋喘争取了不少可贵良机。又有“满江红”“小重山”等佳词良句传于后世,不可不谓“文武双全”。但,终其一生并无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固步于封建忠君的思想之内,自封于忠臣良将的范畴之里,虽俯仰之间无愧天地,但毕竟缺乏王朝霸业为其佐证,更有太过陈腐之嫌,固算不得好汉。
待蒙古入主中原,大多人都以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实则不然,蒙古帝国广阔版图并非成吉思汗一人所写。四个儿子前仆后继不说,旭烈兀、拔都更是西征的真正主角。再则,成吉思汗或者拓疆有术,但毕竟还是没逃出北人奉武的习俗,其他方面实在有限。
元末之后,明代朱元璋和成祖皇帝都是一代明君,但胸襟气度都属一般,前者连开国功臣都不能见容,后者更是把间谍组织发扬光大。虽说是治国之道,但是连自己恩威能否服众都欠缺信心的人,又怎算得好汉。
清朝就更不用提,除了皇太极还像些样子,都是安于逸乐的君主,理事安国或者还有明君,但是开疆拓土就只能用烂透来形容。尼布楚条约实际已是丧权辱国白白送给沙俄万里疆土,后来的其他条约就更是不堪入目,让人痛心疾首。清朝末代的百年耻辱,信任国人至今还历历在目,但当中却有些算得上好汉的人,“我自横刀向天笑”舍身赴义的谭嗣同,忧国忧民的国父中山先生。只是自此以后,天朝再无好汉!
说罢国内,小谈下世界,凯撒、奥古斯都写下罗马帝国千年传奇,黑羊王朝、白羊王朝、阿拉伯、奥斯曼也曾横跨欧亚非三洲,但都是几代人前仆后继的丰功硕果。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彼得一世、叶卡琳娜二世都是史称“大帝”的人物,但也都是开疆拓土的君王,治国安邦虽也各有所长,但君士坦丁过于气量狭隘、查士丁尼和叶卡琳娜又过于痴迷驯服国土、彼得一世虽然比前三人好上很多,却埋下诸多隐患,为后世平添不少忧患。亚历山大昙花一现、查理曼只能建造法德意雏形,拿破仑百日王朝终是饮恨,俾斯麦铁血犹在却过于铁腕。其实,这些人都算的上好汉,也都算不得好汉,好汉的存在也不外是一句“自在人心”。
说好汉,道好汉,不过是为茶余饭后添些谈资,真正的用意,其实还是做好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