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有一句俗语:“狗尿苔不及长在了金銮殿上”,这意思是说,你别看人不怎么样,无德无才,他的地位高,你不尊重人家还不行。细一想这句话的历史意蕴还本相当深奥。看看历史,“狗尿苔”们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你就知道“狗尿苔”如果长在了大大小小的“金銮殿”上,往往会使草木含悲,风云变色也。
秦一代的赵高,伙同李斯修正了秦始皇的诏书,连皇帝的继承人都给改了,把扶苏给杀了,把胡亥拥上台。但是,就因为这个“狗尿苔”干的这件大“好事”,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狗尿苔”的历史作用何其大也。
中国封建社会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太监政治。你别看太监少了一个重要的器官,可是这些“狗尿苔”都长在“金銮殿”上啊!赵高就是太监。自从有太监的历史以来,他们就往往书写着历朝历代的“光辉”。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十个太监的头——也就是十个“狗尿苔”长到了“金銮殿”上。他们欺上瞒下、卖官鬻爵、打压正直的臣子,苛捐杂税,造成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由此造成大汉王朝一统而为“三国鼎立”。
唐朝的杨国忠也是一个典范的“狗尿苔”,虽然他不是太监。他凭借杨玉环的“石榴裙”进了“金銮殿”。另一口密腹剑奸臣李林甫,皇帝让他组织进士测验,不录取一人,然后他竟然“以野无遗贤”向皇帝道贺。杨李两个“狗尿苔”把开元盛世酝酿成“安史之乱”。
明朝的几个“狗尿苔”“能量”也相当大。一手导演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变”的宦官王振,贪婪狡猾的刘瑾、自称“九千岁”的魏忠贤,这些“狗尿苔”在加速明朝灭亡方面立了“大功”。
当今之世,太监绝种了,但是大大小小的“狗尿苔”并没有绝种,他们依然狗苟蝇营地朝大大小小的“金銮殿”里挤。并且有的已经挤进了“金銮殿”。改革开放以来那些大大小小的“狗尿苔”花钱买官,花钱买选票进入“金銮殿”之后再十倍百倍地把“丧失”的钱捞回来,这样的案例难道还少吗?
无论是历史上的“狗尿苔”,或是当今社会的“狗尿苔”,他们的基因是一脉相承的。“狗尿苔”执政“金銮殿”自然有一些令人沉思的规律:
一、“狗尿苔”主政“金銮殿”必定要瞎指挥,像明朝宦官王振一样,他们不是让各条战线打败仗,就是让各条战线全军覆没。当代社会曾经有相当一个历史阶段,履行“外行”领导“内行”,使国民经济倒退或者停止不前。“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时代、文革十年,就是明证。这些“劳苦功高”只能记在大大小小的“狗尿苔”的账上。
二、“狗尿苔”主政“金銮殿”不会搞任人唯贤,而只能搞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像历史上的太监执政一样。梁山泊王伦这个“狗尿苔”做山寨之主,像林冲一样的好汉好汉就很难进来,即使进来了也要受他的“鸟气”。如果不任人唯亲也要卖官鬻爵,因为这个买卖比任何一种经营发的都快,许许多多的“狗尿苔”早就算好了这笔账。像山西郑泽生,江西郑元盛、广西何建林……,“卖官书记”上媒体的现象难道还少吗?
三、“狗尿苔”主政“金銮殿”就必定要搞腐败,他们从来就没有把“金銮殿”看成他们自己的,所以他们挤进来的目标就是要“坐地分赃”。他们要逐渐把“金銮殿”吃光、喝光、拿光、分光……直到“金銮殿”大厦倾塌,“旧时王谢堂前燕,进入寻常百姓家”。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赌博、公共资源私分私占、贪污公款……的现象,不,我不是危言耸听,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不少“狗尿苔”的广泛行动,违纪犯法行动。
四、“狗尿苔”主政“金銮殿”不可能搞光明正大,而只能搞诡计诡计。政治上暗箱操作,强奸民意,经济上贪污腐败,生活上包二奶、养小秘,人际关系上狼狈为奸,集体作案,攻守同盟……
五、“狗尿苔”主政“金銮殿”必定要保护黑恶权势,保护拐卖妇女儿童、保护卖淫嫖娼、保护假冒伪劣、保护偷税漏税、保护杀人越货……的犯法分子。因为他们要想尽一切措施捞钱,不这样做,谁给他们贿赂啊?重庆黑社会的保护伞——文强不就是典范的例子吗?
相关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狗尿苔”与“金銮殿”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