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1日专电 在中国国民银行重申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国民币汇率波涛不惊,未现大幅波动。其中,国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75,与前一个交易日持平。
央行公告显示,6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国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换国民币6.8275元,1欧元兑换国民币8.4825元,100日元兑换国民币为7.5500元,1港元兑换国民币0.87856元,1英镑兑换国民币10.1382元。
推荐浏览
- 国民日报:楼市调控不能松劲北京城区房价首现日降50万国家电网进军三网融合 试点启动银行业人均薪酬19万仍拼命融资中国人发明钓鱼岛比日本人早76年[微博]和讯微博解盘大赛火热报名
- 济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百亿大关 涉企73家
- 一周美股前瞻:人民币汇率法案国会闯关
- 2011年国庆期间重要资讯
- 基金经理人才紧缺 货币基金经理跨界管股基
- 扭转操作效用遭疑 美联储内部质疑声起
- 欧债危机的三个结局
- 美国会拟再推人民币法案 商界反对声一片
- 投资比特币被专家指国际级博傻游戏
央行消息发言人日前表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态,中国国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国民币汇率弹性。
尽管国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个交易日持平,但央行发布进一步推动汇改良程的举动,仍引发市场对未来国民币走势的强烈关注。21日14时,国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报6.8113,小幅微升。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国民币走势将有三大趋势,一是汇率波动的弹性会比近期有所加大;二是更加追随市场供求关系而变更,进一步强化有升有贬的格式;三是将更加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认为,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规避汇率风险产品的开发和拓展,企业和居民规避汇率风险的成本会降落,对于汇率波动的容忍度会进步,国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浮动区间会逐渐放大。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认为,持续按照千分之五的汇率浮动区间进举动态管理和调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积极的态度,也是对国民币将要大幅升值或者贬值论调的否定。
对于此前市场谈论的国民币升值话题,连平认为,按照目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未来不存在国民币一次性大幅跳升的基础。
一般来说,不断增加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导致一国货币升值的重要因素。如今有迹象表明,我国贸易顺差金额每年递减千亿美元的趋势正在形成,预计今年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此外与过去几年相比,目前我国进出口正日渐趋于平衡,去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7%,较往年已经明显降落,商务部预计今年这一比例将在3%至4%的程度,正在向“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在正负5%区间”的贸易平衡状态接近。
“国际收支'大额双顺差’的格式正在向均衡状态靠拢,这一经济形势的变更,决定着国民币大幅升值可能性正在下降。”连平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