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5亿传奇》里,黄光裕说:“我心太粗,布料、季节性等问题让我头疼,我干不了。而电器,大家都要用,风险也不大,作为当时的几大件,电器比较昂贵,也不会很快被淘汰,比较定型,我做起来比较合适。”
从小店主到首富仅用了17年
没出两个月,黄光裕和黄俊钦就放弃了服装销售,把服装店完全改成了电器店。1987年,黄光裕和哥哥一起在北京珠市口开起了一家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至此,黄光裕的人生之路走上了坦途。
以脱离中间商,直接与厂家接触、包销为开端,珠市口的小电器店在他的全力经营下,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扩张,十几年间快速成为今天名满天下的国美电器。
黄光裕的利器是低价。他分析说,当时国有商场的家电价格过高,一旦价格低,就完全能够把顾客吸引过来。
十多年始终不变的低价策略让黄光裕无往不胜。2003年,他在《中国百富榜》中列第27位,2004年,年仅35岁的黄光裕个人财富达到105亿元,成为中国首富。从1987年的小店主,到中国首富,他仅用了17年时间。
商业眼光金融意识远超常人
按黄光裕17岁出来创业的经历看,他的学历不会超过高中。许多报道介绍他的学历为大专。他自己曾称他的学历为大学。
但不管怎样,他的实际管理才能、商业眼光、金融意识、资本运作能力,都远超于常人。
在香港“金牌壳王”詹培忠的指点和穿针引线之下,黄光裕对原名京华自动化的一只股票进行运作,最终以5800万港元的成本控制该“壳”,并将其改名为中国鹏润。
随后,他将国美电器在这两个企业之间“倒”了一手,国美电器的94家门店被以88亿元卖给鹏润集团,国美电器借中国鹏润在香港上市,中国鹏润因更名为国美电器而增值近40倍,国美电器则借壳上市。有人算账,通过定向配发和两次可换股票据的发行,国美电器3年后的市值更可能高达210亿元人民币,拥有97.2%股权的黄光裕财产将升至204亿元。(人民)
黄光裕案背后的“政商勾结图谱”
漫长的调查之后,黄光裕本人供述、相关证词及媒体报道,勾勒出黄光裕3宗罪背后隐秘的“政商勾结图谱”。
2009年11月底,黄光裕便首次供认了对相怀珠、靳红利、孙海渟、梁丛林、林伟5位公务员的行贿细节,部分供认是司法机关不掌握的内容。5人中,公安系统是相怀珠一人,其余4人都来自税务系统。
“借”给相怀珠百万元炒股
最先涉案的,是时任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兼任证券犯罪侦查局北京分局局长相怀珠。2006年至2008年间,他带领同事查办鹏房公司鹏润家园项目虚假按揭贷款涉嫌经济犯罪案。
相怀珠本人并没有在一审到庭作证,他提供的书面证言称,2006年七八月的一天,吴明山介绍了许钟民(原北京中关村科技董事长),说是黄光裕的老乡,请其在办案中关照黄。此后,相怀珠通过许的安排直接与黄光裕见面,表达了办案不会影响国美正常经营,不会采取过激措施等态度。
在2007年八九月份,许钟民向相怀珠提出其上市公司中关村要进行重组,股价肯定要涨,可以借给其100万购买股票。一个多星期之后,许钟民将装有100万现金的箱子交给相怀珠本人。相将这些现金交给老婆李善娟。而后李又加入家中部分现金,一并购买了中关村股票。
相怀珠在证言中承认,在办案方式和催促案件进度等方面给于黄光裕、许钟民关照。
国税系统多名官员被拉下水
2006至2008年期间,国税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国美进行税务大检查,黄光裕随即展开自己的特殊攻势。经与许钟民预谋,并通过北京市公安局经侦处四大队副队长靳红利“牵线”,他们多次与国税总局稽查局稽查三处处长孙海渟、北京国税稽查局工作人员梁丛林、林伟三人分别在饭桌上“亲密接触”,恳请三人关照国美公司。
而据孙海渟供述,他曾多次参加由黄光裕或其代理人组织的饭局,2008年春节前,当时国美公司的税案查处已经告一段落,黄光裕在一次饭局中亲手递给孙一个信封——次日孙海渟发现信封中装有很多银行卡,背面则写着10万元和对应密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