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剔除7月以来上市的新股,有91只股票在8月30日收盘后股价创出新高。而这其中,股票代码以002打头的中小板股票占到了46只。其中,有锂电池概念的成飞集成8月份从20元附近一路涨到43.4元,股价再度翻番,获得当月的涨幅榜冠军,它的飙涨从而引爆德赛电池、佛山照明、佛塑股份、中信国安等锂电池概念股的一波抢眼走势;国家稀土战略推出,刺激稀土价格飙升。横店东磁从7月份的14元附近涨到33.30元,两个月股价涨幅超过100%,从而带动了太原刚玉、中钢天源等股票的猛涨;此外壹桥苗业、恒星科技、东方园林、棕榈园林等中小盘个股8月以来涨幅都超过50%,排名靠前。
8月份中小板高管逢高减持集中释放。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35家中小板公司的76名高管在8月份的22个交易日内,分149次合计卖出5102.51万股自家股,累计套现额高达6.8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板高管今年7月份则仅进行了50笔减持交易,整体套现规模也只有8月份的一个“零头”。而在去年8月份,则有48家中小板公司高管减持1517.32万股,套现2.36亿元。
可见,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中小板高管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8月的减持套现额均呈“井喷”之势,给市场信心带来负面冲击。
蓝筹股发力而中小盘股退潮凸显恐高心理。 7月以来,沪深股市触底反弹,从月K线上看,中小板综合指数连续两个月放量上涨,合计涨幅超过30%,而同期沪指涨幅仅在10%左右。在这个反弹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收复失地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越来越多。
但值得关注的是,周三市场二八分化明显,前期强势股纷纷退潮。钢铁、有色、地产、银行等板块个股表现活跃,新能源、航天军工等前期表现较强的板块出现大幅回落,最终导致两市超七成股票下跌。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运行态势,明显受到银行、钢铁、地产等权重股止跌回升的影响。面对银行板块的强势拉升,投资者产生了担心和动摇,呈现出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心理。一方面担心银行股的突然转强存在补涨的现象,同时有拉抬指数掩护中小盘股出货的嫌疑,即诱多的嫌疑。另一方面也担心市场产生风格转化,出现新的二八格局。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担心中小盘股行情将告一段落,局部恐高的心理可见一斑。
创业板泡沫破灭将会殃及中小板。首先,创业板的成长性神话露馅。中报显示,创业板利润同比增速仅为26%,纵向比较显著低于2009年48%的利润增速;横向比较远低于中小板42%的利润增速,更低于沪深300成份股公司43%的利润增速。其次,解禁潮临近。从今年10月30日起,创业板将迎来“非股”解禁潮,年内头两批37家公司的“小非”解禁市值就达到了目前整个创业板流通市值的40%,而首批28家“小非”解禁公司目前平均复权股价仍高达50元/股,巨大“小非”解禁量+巨幅减持收益必然会颠覆创业板现有的供需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非股”解禁开始于10月30日,去掉中秋、国庆半个多月的假期,行情风险不会等到10月份再来开始释放。此外,创业板行情泡沫破灭将会殃及中小板,进而意味着市场结构性风险释放的开始。
基金上半年全线亏损倒逼蓝筹行情
截至8月29日,国内基金行业半年报数据发布完毕。60家基金公司、652只基金产品、半年亏损4400亿元。如此大的亏损幅度,与今年以来蓝筹板块整体疲弱相吻合。当然,今年上半年整体陷入亏损困境的投资基金,亏损是暂时的,他们仍然是中国股市最具实力,手握重金的资本大鳄。如果他们为了自身的权益、名誉不惜一战,那么市场格局发生转变的概率无疑会增大。近期股市的盘面表现,以及一大批蓝筹股票中的资金流量,让我们有理由关注此前身陷大幅亏损的机构投资者们的最新动向。
值得注意的是,严重亏损的投资基金仍然手握重金,他们是中国股市最具实力的投资机构,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摆脱困境。摆脱困境的出路,只能是顺势而为。近期时常在中小企业板的局部牛市中,感受到一种异常的、近似疯狂的拉升力量。一些大资金,在咬定某只题材股之后,得势不饶人,强者更强,高举高打,无所顾忌。这种操作手法与一般游资的惯用套路,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更大胆,更具某种情绪化、报复性的激情。这种极端、剑走偏锋的操盘风格,是否与投资基金的整体沦陷相关联?我们不妨多加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