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最近,关于国际板的报道频见报端,国际板即将推出的说法也在坊间盛传。对此,记者从相干部门懂得到,国际板的推出并不像业内所预期的那么快,相干的规矩还在制定和完善中。此外,之前业内所预测的关于红筹股有可能作为国际板的一个组成部分率先试点在A股上市的说法,目前也存在变数,或将采用红筹股和境外公司同时上市的情势。
关于国际板的推出时间,传播的版本很多。去年9月就曾有媒体报道,国际板上市规矩讨论稿有可能在当年“十一”后颁布。此后,11月,有外资投行人士预测,未来6个月内会有1只红筹股回归,12个月内将有一家境外企业到A股上市。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也预计2010年应有两三家包含红筹外企在A股上市。
“国际板的推出没有市场预期的快。”一位消息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这样表现,“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达成共鸣。”据懂得,因为开立国际板牵涉到各个部委,因此,各个部委的和谐配合也非常重要。
本月23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现,国际板推出时间不仅涉及到交易所的技巧筹备,也不仅仅取决于制度与规矩的设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取决因素是社会共鸣,尤其是舆论界的共鸣。他指出,现在社会上对于国际板的建设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疑虑、不足或不正确的认识,这些需要监管部门、交易所去做进一步的说明阐明工作,也需要更多的舆论筹备。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上证所开设国际板是大势所趋,但也急不得。不仅如此,国际板的推出还必须考虑到国内公司融资的需要。国内公司对融资的需要是急切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当今,国内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急切。因此,要优先满足国内公司对融资的需要,而不是让外国公司来与国内公司抢资金。
中央财大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也表现,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也是长期战略中的一个步骤。开国际板的初衷,是盼望把国际上盈利才能比较高的百年老店引进来,让中国投资者也分享到他们的利润。但是,国际板也有推出机会的问题,要害要看市场状态。如果在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缺乏资金时推出国际板,负面影响可能会大一些,因为它涉及到资金分流的问题。
此外,根据记者懂得的情况,目前关于国际板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的细则至少包含四个,交易所层面的规矩包含上市规矩和交易规矩,证监会层面的规矩包含发行规矩,另外还包含登记规矩和结算规矩。而这些规矩与国内公司上市的规矩都有所不同。
“境外公司的上市标准应当和国内的不同,不能以严格或是宽松来评判,应当是根据国外公司的特点制定与之相符的上市标准,着重点不同,监管部门也将根据境外公司的特点进行监管。”一位接近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现,他同时指出,在这些规矩里,交易规矩不会有太大转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