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广度,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进一步丰富市场层次系统,加强市场的整体包容才能,扩大市场的笼罩面,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一是要积极推动股票市场系统建设,要进一步大力发展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鼓励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积极推动国际板建设,研究中关村(8.07,-0.08,-0.98%)代办股权转让试点扩大计划,逐步摸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的路径。
二是要加快推动债券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资本市场功效施展的一个瓶颈。要优化和改良公司债券市场准入、债券审核、信用评级以及投资者服务等制度安排,有效增加公司债融资范围,持续推动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银行试点工作,逐步摸索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监管系统。
三是要稳步发展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确保股指期货安稳运行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速度与监管的才能相适应,持续推动重要大批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积极稳妥地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衍生产品,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
增加深度就是要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和新变更,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培养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市场稳固健康运行的体制机制,加强市场的效率和活力。一是要持续深化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保持统一计划、分步实行、逐步完善的原则,研究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后续措施,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真正形成既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又有利于进步融资效率,支撑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要大力推动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安排,进步并购重组的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支撑部分改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法实现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连交易,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三是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加强融资融券试点统计监测与业务监管工作。在确保试点风险可测、可控前提下,稳步扩大试点范畴,适时推出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相配套的转融通业务。
四是要优化传统创新机制,紧密联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与市场发展自身请求,进一步完善以风险把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的产品和业务创新,充分施展市场机制和中介结构在市场筛选、定价、调节供求等方面的作用,形成既有利于监管到位,又具有充分活力、富有效率的市场局面。
第四个问题是加强和改良市场监管,及时防备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单个市场的风险,还必须高度关注风险在各个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系统之间的传导和反馈的效应,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防备金融风险。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和整理,历史遗留的一些系统性风险隐患已经基础消除,证券、期货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态势在不断巩固。但随着市场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变更,资本市场内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之间,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在不断加深,关联互动在逐步加大,必须积极摸索和加强资本市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联合的有效道路,更好地防备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要强化惯例监管,防备资本市场内部的风险积累。目前资本市场的规矩系统基础健全,惯例监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抓落实。要有效落实相干市场主体的基础管理和内部把持,逐步健全市场化的监管机制,推动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相干市场主体稳健经营,不断提升风险把持才能和竞争实力。同时,要创新监管手段和内容,完善综合监管和谐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的合力,及时化解风险苗头和隐患,防止资本市场风险集聚和溢出。
二是完善功效监管,防备金融市场间的风险转移。要在稳步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工作和谐,逐步摸索和强化对跨市场交叉产品的功效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建立起风险防火墙,防止风险在不同的市场间扩散和转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