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FII”预计将以试点情势分批推出,首批获得资格发行国民币基金投资A股的在港金融机构很可能有5-6家,范围合计100亿元国民币左右。对于在底部徘徊的A股市场来说,如果“小QFII”能较快推出,资金面偏紧局面或有所缓解。
或以试点情势放行
关于“小QFII”的审批标准,香港市场上传播着两种说法:一是监管层将制定一些硬性指标,筛选部分机构试点进行,二是推出一套普适的管理计划,所有在港中资机构都能参与。
推荐浏览
- 航空公司潜规矩 一条航线上千万富士康被曝迁移 暂难引发内迁潮诺奖得主:经济正初陷第三次萧条香港诱惑大 投资移民至少670万老外抗议G20 暴力搞笑并存(组图)[微博]张国庆:G20注定悲情结局
- 兖矿集团领衔济宁6家企业入围全国煤炭百强
- 回调整固后有望重拾强势 布局两会受益板块
- 商务部希望打造超级零售航母 15家企业入围
- 去年济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56亿
- 海南离岛免税有望年内获批
- 广发证券:9月份反弹行情有望延续
- 债市周评:利空出尽 债市有望延续稳步上行
- 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上半年运营情况良好
“目前看来,像融资融券业务一样通过试点逐步推广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位消息人士流露,出于风险管控的考虑,“小QFII”应当不会全面放开,预计将以试点情势分批推出,首批获得资格发行国民币基金投资A股的在港金融机构很可能有5-6家,范围合计100亿元国民币左右,然后再逐步放开。他预计,这些试点机构发行的国民币基金重要是通过银行渠道发售的公募基金,让香港老百姓有机会参与A股投资。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中资证券机构在香港有20多家,其中包含国泰君安国际、工银国际、太平证券(香港)、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香港)、光大控股、中银国际、申银万国证券(香港)、交银国际、招商证券(600999,股吧)(香港)、招银国际、信达国际、建银国际、农银证券等。此外,多家中资基金已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目前,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华安9家基金公司已获准在港设立分支机构,上投摩根、交银施罗德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积极申请。
上述消息人士还表现,首批获得资格的“小QFII”很可能在中资券商和基金公司中各选2-3家。在中资基金公司中,大成和南方入围首批试点可能性最大。在中资券商机构中,国泰君安国际、中信证券(香港)和不久前收购了大福证券的海通香港入围首批试点可能性最大,因为他们来香港开辟市场的时间最早,经验相对丰富,并且都有发行公募基金的牌照和经验。
A股底部迎“活水”
对于A股市场来说,近期的资金面着实堪忧。受存款筹备金率上调累积效应、农行IPO和6月底银行收紧银根等影响,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十分紧张,尽管央行持续数周净投放,但货币市场利率仍居高不下。
同时,今年以来新基金虽然保持了高密度发行,但整体募集范围较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降落。在6月以来成立的11只新基金中,有6只基金的募集范围低于10亿份,这使得新基金对市场的“输血”作用大打折扣。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不应高估 “小QFII”推出对于A股的影响,但新增基金开户数走低、社保基金进步国内股票投资比例、产业资本纷纷入市等种种迹象预示着A股市场已逐渐进入底部区域。博时新兴成长(050009,基金吧)基金经理刘彦春表现,市场已进入筑底阶段,下半年市场投资机会好于上半年。 “从估值上看,A股市场已回落至相当低的程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