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协会理事长郑植艺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行业在特种纤维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在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研究方面还没有迈出基本性步伐,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懂得相对有限,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基础科学在提升化纤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将对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进行重点研究,领导行业利用生物技巧提升产业程度,改革传统再生纤维生产工艺,推广纤维材料绿色加工和新工艺、集成化技巧。
贺燕丽强调,目前重点发展新溶液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海藻、甲壳素、聚羟基脂肪酸酯等生物质纤维和生物法多元醇、糖醛、生物乙烯等单体原料及纤维。
生物质纤维是指起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的一类纤维,包含天然动植物纤维、再生纤维及起源于生物质的合成纤维。大力发展生物质纤维可有效扩大纺织原料起源,补充国内纺织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是应对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发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纤维,也是推动化纤原料结构调剂和建立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
我国化纤行业在生物质产业技巧范畴取得了必定成绩,如:聚乳酸及纤维正在实现产业化,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生物法多元醇、糖醛等单体原料、聚合物及纤维深加工进步迅速,竹浆、麻浆等新型再生纤维素原料多样化、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作技巧等已取得明显突破。
目前,我国生物质再生纤维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产能已达191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77%。我国生物质纤维资源储量丰富,如农作物秸杆、树木类资源量约有30亿吨,海洋贝壳类、海藻类约有20亿吨,动植物蛋白类纤维资源量约有300亿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远景。A股上市公司中,山东海龙、吉林化纤等都开展了生物化纤的研究,并取得了必定成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