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吴红说,目前许多国家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控制评级话语权抵制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评级系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这为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评级新规矩、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发明了难得的历史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开端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或着手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2009年4月,欧盟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在欧盟市场上开展业务须统一登记注册,并进步评估透明度。今年4月底,欧盟发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已经或正在制定更为严格的评级监管法规,着手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在国际现行国家信用评级系统中,中国政府及企业信用评级长期处于较低级别,导致海外融资成本大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信用评级直接影响一国的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稳固,与国家金融话语权乃至金融主权息息相干,中国亟须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评级系统。
大公国际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说,此次选用的信用评级标准以国家管理才能、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为核心要素,核心思想是支撑国家举债才能和偿还债务起源的基本是该国的财富发明才能。相对于现行国际评级系统疏忽国家财政收入作为偿债起源的基本地位,评级把财政状态作为对于一国政府债务偿还才能具有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并器重综合体制实力在保障信用水安稳固性方面的作用。
从大公国际的国家信用级别与美国三家评级机构的评级成果比较分析来看,存在明显级别差别的国家共为27个,占总数的54%。一致高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重要集中在政治稳固,经济表现较为优良的新兴市场国家;一致低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重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缓慢、债务累赘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