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 中国专业评级机构11日发布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这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这份由中国民营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报告,根据不同于现行国际信用评级系统的国家信用评级标准,对50个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世界经济总量90%的国家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评级机构业已参加推动改革现行国际信用评级系统的努力中,并着手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系统。
推荐浏览
- 西部地区有望成牛股摇篮任志强已成地产界悲情符号京东方百亿融资计划漏洞百出中国城市雷人口号频出李小鹏今日京城摆婚宴(图)[微博]郎咸平:中美汇率风波本相
- 农行山东分行未来三年为济宁提供150亿信用支持
- 鲁抗医药荣获“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
- 报告称北京绿色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河南垫底
- 9月23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723事故调查报告还没完成
- 标普将平安产险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 3日资金流向监测报告:医药地产板块沽压重
- 深圳启动手机信用卡小额支付试点 消费需在千元内
评级选取遍及世界重要区域的50个国家,包含欧洲20国、亚洲17国、北美2国、南美6国、非洲3国和大洋洲2国。在重要国家中,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美国本币AA、外币AA,德国本币AA+、外币AA+,日本本币AA-、外币AA。
从整体信用程度看,本币投资级以上级别(BBB-及以上)的国家占72%,投机级(BB+及以下)国家占28%,外币投资级以上级别国家占74%,投机级占26%。其中,挪威、丹麦、卢森堡、瑞士、新加坡五国获得本外币均AAA的评级。委内瑞拉、希腊、冰岛、越南、厄瓜多尔等国在本外币投资级别中均获得投机级评估。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今年以来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中,以美国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权责”失衡、缺乏透明度、深度介入利益冲突等弊病充分裸露,改革国际信用评级系统已成国际社会共鸣。
“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吴红说,目前许多国家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控制评级话语权抵制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评级系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这为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评级新规矩、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发明了难得的历史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开端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或着手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2009年4月,欧盟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在欧盟市场上开展业务须统一登记注册,并进步评估透明度。今年4月底,欧盟发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已经或正在制定更为严格的评级监管法规,着手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在国际现行国家信用评级系统中,中国政府及企业信用评级长期处于较低级别,导致海外融资成本大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信用评级直接影响一国的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稳固,与国家金融话语权乃至金融主权息息相干,中国亟须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评级系统。
大公国际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说,此次选用的信用评级标准以国家管理才能、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为核心要素,核心思想是支撑国家举债才能和偿还债务起源的基本是该国的财富发明才能。相对于现行国际评级系统疏忽国家财政收入作为偿债起源的基本地位,评级把财政状态作为对于一国政府债务偿还才能具有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并器重综合体制实力在保障信用水安稳固性方面的作用。
从大公国际的国家信用级别与美国三家评级机构的评级成果比较分析来看,存在明显级别差别的国家共为27个,占总数的54%。一致高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重要集中在政治稳固,经济表现较为优良的新兴市场国家;一致低于三家评级机构的国家重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缓慢、债务累赘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今年以来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中,以美国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权责”失衡、缺乏透明度、深度介入利益冲突等弊病充分裸露,改革国际信用评级系统已成国际社会共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