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扬锋看来,经济危机虽然对航空业影响很大,但是对处于上游的公司相对有些滞后。“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到业务的变更,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有些航空公司的采购几乎是零订单。现在感到全部航空市场状态好转了,因此大股东可能对行业也比较看好。”
当然,邓扬锋也不否定,现在大股东出手可能也是感到现在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适中,不会有很大下跌空间才出手。
对此,王亮认为,产业资本对于公司的懂得要超过金融资本。“事实上,搞实业投资的人大多是卖股票,只有感到买自己的股票比并购同行更有效率的时候才会买。”
市场增量资金不足
不过,对于增持与见底之间的关系,王亮则认为,“产业资本增持与市场底部的关系还是看量,市场并没有大面积增持,阐明很多公司的股票还不是足够便宜。”
与王亮的观点类似,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业内人士并不把产业资本的陆续进场认为是市场的底部。
“目前这些增持的公司在市场上并不是主流的公司,这远远形不成市场向上的合力,因此言底尚早。”韩浩认为。
持同样观点的也包含刘景德,在他看来,增持仅仅意味着股东们认为公司有发展,并不意味着市场进入底部。“扩容和再融资还在持续,新股发行也在持续。因此只能说市场处于相对低位。”
刘景德认为:“股市的调剂有自己的周期,从2001年到2005年,股市调剂了4年,才达到一个历史高点。而从6124点下跌之后,大盘一直调剂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完成一个周期,因此,等到明年10月份,或许股市才会有一个向上的调剂。”
从历史点数上来看,早在2001年的6月,上证指数就曾经达到过2245点的高度。当时科技股泡沫达到顶峰。随后市场用了5年半的时间进行调剂。之后一路上扬,直至中国股市问鼎6124点。
“市场上并没有增量的资金,这是目前股市最大的问题。”韩浩说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