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监会正联合纪检监察、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就内情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进行调研,拟把工作中接触内情信息的政府工作人员纳入内情信息知情人报备范畴。目前,调研报告已经初步形成。
政府人员不当获利案增多
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表现,内情信息知情人是指上市公司内情信息公开前能直接或者间接获取内情信息的单位或个人。
近年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风生水起,然而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在策划并购重组等事项时上报审批材料的时间太长,审核环节较多,在这个链条中涉密的人数很多,常常导致内情信息泄漏,引发股价异动。
近期市场关注的中山公用内情案,以及之前的南京经委主任涉嫌*ST高陶内情交易案,都是典范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内情信息不当获利案例。
将广泛震慑内情交易行动
推行内情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0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一制度请求,所有接触内情信息的人,都要实行登记,并且将明白相干各方在重大事项策划、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信息保密、信息澄清等方面的义务。这项制度的推行将广泛震慑内情交易行动,并为案件产生后的义务追究供给线索。
目前,内情信息知情人一般包含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把持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部信息应用人;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情信息的人员;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士。不过,政府工作人员暂未被明文纳入内情信息知情人报备范畴。
据懂得,目前内情信息知情人登记报告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内情信息知情人姓名(或名称)、所在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证券账户、与上市公司关系、知悉内情信息时间、内情信息所处阶段、因何原因获悉内情信息等。对于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发行证券、重大合同签订、合并、分立、回购股份、股权鼓励、定期报告、分配计划、重要人事任免等可能对公司股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项,公司应在内情信息公开披露后5个交易日内,按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干规定将相干内情信息知情人登记表报有权部门备案。
若上述内情信息公开披露前后公司股价存在异常波动,上市公司应按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干规定将内情信息知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证券账户等相干材料同时报有权部门备案。
美国市场“内情人”更广泛
海外市场也重视打击内情交易。美国联邦证券法并未具体规定内情人的范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不主意对内情人进行定义,但美国司法实践对内情交易的立法束缚范畴,已经从公司内部人扩大到了拥有内情消息的“临时内部人”。
现在内情人的概念包含对股东负有受托人任务的公司内部人,以及因工作关系介入的临时内情人,即政府工作人员、审计师、律师、银内行等等,他们被视为对交易公司的股东承担了临时受托人任务;甚至包含从公司内部或者金融中介处听到信息的人,即使本身并不负有受托人任务,但明知消息起源违背了受托人任务还据此交易,也会触犯法律。
相干链接
近年内情交易大案
中山公用2010年6月中山公用内情交易一案事发。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发布停牌,其后于8月20日复牌颁布了接收合并大股东中山团体及定向增发收购五家区镇供水资产为主的重组计划。随之而来的则是14个猖狂的持续涨停,加上停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由启动前的6.76元一举飙升至31.1元,涨幅达360%。
高淳陶瓷2009年12月,因涉嫌高陶重组中的内情交易行动,一批相干单位的官员、决策者和操盘者正受到监管部门严格调查。披露显示,有15名相干人员或直系亲属买卖高淳陶瓷股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