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菲菲
在汇改、出口退税政策压力下,将于10日颁布的6月份外贸数据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6月份的出口是持续延续5月份超预期的增加,还是在政策压力下明显压缩?市场对数据的分歧从未如本月一般明显。对于本月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期,券商报告中高看至53%左右,低看则为30%左右,浮动超过20%。
6月外贸利空当头。
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其后国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市场价创新高。
时隔三日,财政部等发布,自7月15日开端,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
这些政策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不问可知,但对6月而言,政策效应似乎还并不明显。一位钢铁贸易企业人士称,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给企业留有必定的筹备时间,这会让企业在近期加速装船和完成订单,短期反而会刺激出口的完成。
从现行指标看,一般而言PMI有2个月左右的滞后期,6月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4月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而当时的数字仍保持高位增加。4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延续回升态势,指数高达57.9%。
另外,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数据来看,6 月上、中旬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提前进入运输旺季,运输需求较5 月有较大增加并始终保持在较高程度。
分析人士广泛认为,自6月以后,出口将开端真正进入“前高后低”轨道。一是政策效应,二是劳动力成本进步、贸易摩擦不断、欧债危机影响逐步浮现等因素叠加。
5月份的PMI的出口订单指数已经呈现放缓迹象,而6月的指数持续延续放缓之势。据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预测,从6、7月开端,出口增速可能呈现降落。
商务部人士认为,未来几个月,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效应可能逐步浮现。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也称,出口下半年会呈现回落,四季度回落速度更加明显。
影响下半年外贸的另一层因素是,政府将加快外贸结构调剂和发展方法转变。
近一段时间来,商务部加紧了对各地特别是外贸大省的调研。并且,关于加快服务外包、扶持现代服务业的政策也频繁出台。
据悉,为加快外贸方法转变,商务部将在本月内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法领导看法,并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情势下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