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增加的国家外汇储备正逐渐放慢其增加步伐。中国国民银行11日颁布的数据显示,持续一季度增速放缓的势头,二季度国家外汇储备仅增加了72亿美元,同比少增约1707亿美元。单月则呈现5月大幅减少、6月小幅回升的波动局面。
专家认为,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幅减少,重要与外汇储备中以欧元为主的非美元资产价值随汇率波动产生变更以及5月份以来外汇净流入压力缓解有关。
推荐浏览
- 上海民企揭国企腐败 逼民企买单沪断供房拍卖:做低价格输送利益网帖曝唐骏两周后辞职 助理辟谣史上最大对冲基金内情交易案始末四川钉子户封堵国企3年 省道改线[微博]唐骏造假门和克林顿性丑闻
- 中国经济面临七大挑战通胀压力仍很大
- AT&T收购T-Mobie面临监管压力 听证会难有突破
- 财政收入高增长通胀施压民生 学者提议发红包回馈国民
- 慧轩投资:欧盟会议未果 欧元再现下挫压力
- ASJ:欧元压力显现 关注美联储政策
- 经济观察:存款准备金率调至新高 通胀压力是主因
- 外汇局首次披露热钱数据:去年净流入355亿美元
- 调控压力难以抵消通胀预期
根据央行颁布的数字,4月份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34.28亿美元,
5月份减少510.06亿美元,6月份又小幅回升了147.69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今年5月和6月欧元走低、美元走高,给以美元记账的外汇储备带来账面上的汇兑丧失,这在5月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2009年末到2010年5月,欧元兑美元贬值近20%,仅5月份就下跌了7%。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在货币层次上,包含美元、欧元、日元等传统货币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等。非美元资产价值随汇率波动产生变更是造成外汇储备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5月以来我国外汇净流入压力有所缓解是二季度外汇储备月度波动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总体延续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4月份结售汇顺差范围达到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以来的最高值。但进入5月份以来,外汇净流入压力有所缓解。5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范围较4月份大幅降落56%。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指出,短期内外汇储备增速放缓尚不能断定中国外汇储备增加态势产生明显变更。总的来说,中国盼望避免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并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