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价格走出了一波与其他期货品种不同的行情,其中尤其是粮食类期货品种走势最为耀眼,比如小麦(资讯,行情)、早籼稻、玉米(资讯,行情)等,近期都走出上涨行情。由于当前我国政策的重心在于管理通胀预期,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带来花费价格的上涨,因此后期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国家将出台相干政策来稳固市场,后期要关注政策面的短期利空影响。
推荐浏览
- 唐均:目前养老金筹资模式难蒙受煤炭业“黄金十年”近尾声外国专家:中国经济持续坐过山车真工夫内部材料曝光 陷排骨门据称美航母如进黄海探测可达兰州[微博]李易:给唐骏支几招度危机
- 楼市新政周年拐点将现 调控仍须深入谨防反弹
- 扭转操作效用遭疑 美联储内部质疑声起
- 欧债危机的三个结局
- 宏观政策转向条件已经具备
- 欧元关注头肩底反转形态反弹
- 港股沽压沉重万八点失守 内房股低残惟未宜吸纳
- 经济风险剧增 预警显现风险货币承压
- GMI:美联储推出扭曲操作 非美货币受压
首先,供需失衡是粮食类期货价格上涨的内在推动因素。今年以来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恶劣气象,影响了相干农作物的正常播种以及收割,导致了基础面上供给偏紧的状态。目前已经到了部分农产品收割季节,供不应求的局面推高了粮食类期货的价格。数据显示,2010年夏粮预计总产量2462亿斤,同比减少0.3%。其中云南、贵州等受灾较重的省夏粮单产降落较多,总计减产169万吨。此外,东北地区的持续高温,使得该地区玉米受到干旱的要挟,玉米减产也是预期之中的事情,这也推高了玉米价格的走高。而各大粮商的产能比赛也助推了粮食的需求。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让小麦、水稻、玉米的价格具备了更多上涨动力。
其次,国家惠农政策也是近期粮食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最近几年对农业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以及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保护价的政策也间接推高了价格走高。从最近几年粮食收购季节的期货品种表现情况来看,在粮食收购时代,相干期货品种都表现出上涨态势,这重要也是与政策面扶持有关。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履行预案的通知》,表明了国家加大农业扶持的力度,也支撑了小麦价格的上涨。根据该预案,国有粮食企业每收购1吨小麦最多可获得120元的财政补贴,粮商因此积极参与收购。此外,今年小麦托市收购主体除中央和处所储备粮系统之外,还有央企中粮团体和中国华粮物流团体所属企业的正式参加,以及国外粮食巨鳄益海嘉里的参与,使小麦抢购战更为激烈。多方主体参与的夏粮收购共同推高了小麦价格。
然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关系到花费价格的上涨,从而关系到国家管理通胀预期的目标能否实现。一方面国家需要保持对农业扶持政策的持续性,但另一方面国家也不会让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从而推动整体物价程度上涨。因此虽然基础面是粮食类期货价格上涨背后的主因,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国家为实现管理通胀预期的目标,也会出台相干政策来克制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本周四国家统计局将要颁布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以及花费价格数据,我们认为,如果二季度CPI上涨过快,尤其是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国家出台克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就会迅速出台。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后期要密切关注国内物价走势,尤其是国家可能出台相干政策克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后期粮食价格将面临很大的政策压力。大连玉米价格从7月以来一直处于上涨之中,预计后期价格由于政策面利空将面临回调压力;而强麦期货更是延续着6月初以来的强势上涨格式,联合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后期强麦也将迎来一轮回调行情,短期内不能过火看多。
相关阅读